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06-02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的故事简介400字

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

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官升三等。而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简介英雄事迹100字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平生塞北江南行遍,“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元末明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兴盛。日本的一些武士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他们所到之处,屠杀居民,洗劫财货,无恶不作。明朝的一些奸商、海盗与倭寇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沿海各地深受其害。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遣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侵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他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万多人,进行严格训练。

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戚继光还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戚继光统领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万余人,烧毁敌寇船只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在招兵简介上写了什么,很有杀伤力

戚继光的标准是: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脸孔白白细皮嫩肉的也不要。只要黑大粗壮,见官府有胆怯之意的乡野之人,农村人和矿徒最好。一句话概括:老实健壮的乡下人。

戚继光的这套选兵标准,后来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原样照抄,只召山村朴实的农民作为兵勇,决不用兵油子和市井无赖之徒。以至于当时人人都知道,曾国藩招兵,只要手上有老茧的。

按照“戚氏相面法”海选结束后,开始从上而下进行精选。

戚继光给这支新军的编排是这样的:每队十二人,由队长指挥;每四队为一哨,由哨长指挥;每四哨为一官,由哨官指挥;每四官为一总,由把总指挥;每四总为一营,由大把总指挥;总与营都有辅助兵和军官随从。这样一营约近三千人,营以上由主将亲自指挥。

首先由戚继光挑选把总、哨官等基层军官,这是军队的基石。把总相当于现代军队的营长,哨官相当于连长,选拔的要求是:平日要有威信,战时要有魄力喊出“弟兄们,跟老子冲!”

被戚继光封作把总、哨官的,除了陈大成,还有矿徒首领王如龙,武举出身的吴惟忠、叶大正,都是义乌数得上的人物。顺便提一句,义乌知县赵大河也没闲着,在戚继光的坚请下,朝廷委派他为戚继光的监军,这是戚继光一箭双雕的妙棋:有了父母官监督,看你们哪个中途敢逃跑!

接下来由哨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队长,队长选兵。选好的人全部席地坐好,摆上桌子逐个登记编队,另外记载下此人姓名、住址、年龄、面貌特征。编队结束后,队内分工,力气大的使长牌,力气小但敏捷的使藤牌,年轻健壮的使狼筅,年长有杀气的使长枪,老实有力气能负重的当伙头军。

至此,这支由四千农民和矿徒组成的戚家军就编成了。原本戚继光只打算招三千人,不过义乌人的踊跃报名使得总数增加了一千人。

“弟兄们,从现在起,你们是吃皇粮的大明士兵了!”戚继光振臂高呼后,心里默默说:我要带你们建立不世之功!

戚家军是这样练成的。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有哪些,只要简介的.

1、岑港之战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2、台州之战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

3、福建之战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明朝的外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又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戚继光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江浙地区受到倭寇的侵袭,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来到浙江后,戚继光视察军队,发现陋习甚多,如此萎靡的队伍如何能打胜仗?于是戚继光决定另组军队。

他有意识的招收当地(主要是义乌人)的农民和矿工,认为这些人朴实无华,容易训练。很快,一支三千人的新军组建完成,在戚继光严格的调教下,这支军队成为日后令倭寇丧胆的“戚家军”。

戚继光还根据江浙地区的地形以及倭寇的作战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莺鸯阵”。根据史料记载,“莺鸯阵”由十二名士兵组成,队长在队伍的最前头,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五人。

队长身后的两名士兵手持藤牌,遮挡箭支、刀砍,掩护其他战友。在他俩背后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武器,实际是在大毛竹上插上尖刀,可用于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两行长枪兵和一行短刀兵,协同作战。这样一个小队既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将上百个小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大阵。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一万余人的倭寇大举侵入浙江的台州、温州沿海地区,并兵分两路,妄图侵占台州、宁海。戚继光闻讯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宁海,切断了倭寇的退路,将敌人逼迫到龙山地区进行决战,戚家军首次出战就将倭寇击溃,残敌败退到温州西面的雁门岭,戚家军乘胜进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肃清了这股倭寇。

此后,戚继光相继获得了几场胜利,在浙江九战九捷,歼灭倭寇六千多,清除了倭寇在浙江的势力,恢复了当地的稳定和安宁。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六千军队到福建平定倭患。当时,倭寇主要盘踞在福建的宁德横屿、福清牛田以及兴化林墩等地,他们在此修筑大量倭垒,以这三地为基地,侵袭福建沿海。

要收复横屿,必须先解决漳湾上的倭寇党羽。戚继光决定对上面的倭寇党羽晓以大义,并保证对他们过去的罪行既往不咎,最终这群倭寇全部放下武器。

之后,戚家军向兴化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共计歼灭倭寇千余人,并于十三日黄昏收复兴化。三天后又向林墩进发,攻占了这个据点,基本肃清了福建的倭寇。

戚继光在波澜壮阔的抗倭战争中,足迹几乎踏遍了我国的东南海疆,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