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董必武的三位夫人

05-30

董必武




董必武和结发妻子黄俊贞(她是最早支持董必武投身革命的人)

已故国家主席董必武女儿董楚青,现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她著述颇丰,其中1982年出生版的《忆我的爸爸董必武》(花城出版社)一书,一版再版,深受读者喜爱。董楚青在书中《我的名字的来由》一文结尾处这样写道:

我的名字各取了她们的一个字做纪念。我不知她们的全名,也不知道她们的模样。她们已先后去世多年了,但我确信妈妈说的,她们也是我的母亲。我的名字凝聚了爸爸妈妈对她们的怀念之情,所以我喜欢这个名字。从这段话不难读出,董必武曾经结过三次婚,董楚青除生身母亲何莲芝外,还有两位妈妈。那么,董老夫妇曾深切怀念的,董楚青又以名字铭念的两位女性究竟是谁呢?

悼亡词汇更迟迟——董必武的结发妻子董必武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城南街一个穷教书先生家庭。董必武大号壁伍取自《汉书·律历志》中“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句。辛亥革命前,为了表示决心革命武力救国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毅然改名“必武”。

董必武的父亲董基文是秀才,四叔董基明也是秀才,都是以教书为业。1903年,董必武也考取了秀才。家里人得信十分高兴,全家出动,加上左邻右舍一群人站在街口,举着鞭炮准备迎接新秀才,董必武听说后,却绕小路回了家。

1910年10月,董必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湖北省城第一中学堂,被湖广总督瑞澄保奏为拔贡。他不愿在“功名”场中混迹,回到了家乡。11月,经亲戚说媒,24岁的董必武娶了本县高桥区黄家田村的黄俊贞。黄俊贞是户殷实人家的姑娘,知书达礼,她是最早支持董必武投身革命的人。是董家第一个放脚剪发的女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董必武第三天闻讯后欣喜若狂,拿取剪刀剪掉长辫,决心和清廷誓不两立。当天,征得妻子黄俊贞的同意,收拾行装连夜赶到武汉,在汉口军政府军需部任职。董必武投身到火热的革命大家庭,小家庭他就顾不上了。

在董家,黄俊贞的处境十分艰难。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黄俊贞受到族中人的歧视。不久,黄俊贞喜得一子,一些族中人又是妒忌。孩子后来生病了,无人帮忙料理,又无钱医治,不幸夭折。此后,黄俊贞便常回娘家住,董必武回来了她才到董家。辛亥革命失败后,董必武遭到黎元洪势力的排挤,他干脆请假回家探亲。夫妻相拥而泣,董必武诉说革命的艰难,黄俊贞诉说生活的遭遇。不久,董必武带着黄俊贞又来到了武汉,他先是教书,后来当律师,再到政府任职,恩爱夫妻渡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从清末秀才进步到改良主义者,又从旧民主主义者发展到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谛造者之一,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董必武寻求真理经过了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1927年,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之下,蒋介石汪精卫反动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詹大悲、李汉俊相继遇害,董必武也被重金悬赏通缉。董必武逃亡日本,他黄安老家随即被国民党查封,多位亲属被害,可怜黄俊贞也被迫逃亡,东躲西藏终日惶惶,主要靠董必武的同乡密友潘怡如等人照顾。夫妻这一别是十年之久。

十年之后的1937年7月,董必武以党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领导长江一带党的工作。这时候,董必武得知黄俊贞还活着,并且就住在武汉,已与何莲芝结婚的董必武心里十分难受。征得周恩来主任的同意,他买了件粉色的旗袍去看望黄俊贞。他知道黄俊贞喜欢粉色,她穿粉色也好看。董必武买给儿子的礼物是一件粉嫩的小裙,这是何莲芝取笑董必武不会买东西的典型事例。后来他出访欧洲,带给上中学的女儿一件粉色的上衣。粉色是董必武心中的一个情结。此后,董必武常抽空去看望黄俊贞,照顾她的生活。

一天晚上,董必武走进家门,看见何莲芝正抱着儿子(董良羽),他一反常态地说:“我去看了一个孤老太太,她一生支持革命,单身一人,无儿无女,生活上没有照顾,精神上也孤独。我们把良羽送给她吧!”何莲芝一愣,生活稍有安稳,董必武又五十多岁了,怎么能把孩子送人呢?她看到董必武严肃认真的神情,就说:“好,只要她是革命的就行!”何莲芝把孩子放在床上坐好,牵牵孩子的衣服,又摸摸孩子的头,说:“我给他收拾一下衣服。”董必武在屋里闷声走来走去,他突然问:“你真的愿意吗?”何莲芝说:“孩子是革命的后代,交给支持革命一生的人管,我有什么不愿意的?!”董必武转身抱起床上的孩子,亲着孩子的脸蛋说:“我跟你开个玩笑。”董必武指的革命一生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黄俊贞。

不久,深明大义又深情不露的黄俊贞回到了黄安老家。其间,他们有过书信往来。黄俊贞只字不提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只希望得到一张他儿子的照片。董必武忘不了黄俊贞微薄的要求,几次托人带去信和照片,可遗憾的是,信和照片始终未能到达黄俊贞老人的手里。1943年冬天一个大雪飞舞的日子,照片和信终于带到了黄家田村,但是黄俊贞已忧郁而死。黄俊贞最终没有看到照片和信,董必武却得到了黄俊贞去世的消息。对于这段不了情,董必武常常感到深深的愧疚。他常对孩子说:“乡下还有一个好心的老人,父亲欠她的债,等革命胜利后,父亲要偿还的。”但不等革命胜利,她却走了。负疚的心情深深压迫着他,打击着他。他含泪挥笔,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悼亡词(此词未公开发表过,原稿保存在董楚青手中),词曰:

嫁得黔喽三十二年,年年月月动忧端。望夫有石堪摩抚,思子无台可往还。海上栖身良辛尔,山中避寇更凄然。从今脱却愁城去,伴姊自游在西天。莅苒冬春谢不知,悼亡词汇更迟迟。客中在壁无遗挂,梦里还乡见彼帷。冬雪高桥寒柳折,清风字水白杨悲。为君不及营斋奠,注目存形旦暮思。

1962年,曹靖华出版文集《花》后,送了一本给董老。触景生情,董老拿出这首悼亡词,长叹一声,又写了如下的诗句:

愿花长好月长圆,幻景于今现眼前。洁比水仙幽比兰,梅花暗动骨弥坚。已见好花常在世,更期圆月照中天。谢庄作赋唯形象,愿否同合喻续篇。竹叶青青不肯黄——董必武的战地姻缘

董必武的第二任妻子是陈碧英。他们是在反围剿时期结下的战地姻缘。

1931年,董必武从列宁学院(即苏共党校)毕业回国,原想回到他熟悉的鄂豫皖苏区,因参加党的“一大”和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时同张国焘共过事,深知其人,明确表示说:“张国焘善于耍手段,作风不正。他在鄂豫皖苏区,我愿意到中央苏区。”9月,董必武辗转来到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分配在叶剑英任校长的中央红军学校工作。

不久,由于气候和水土不适,董必武得了“摆子”(疟疾),发寒发热,病情十分严重。地方组织安排了一名叫陈碧英的姑娘照料董老。当时医疗条件和营养条件都极差,董必武差点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陈碧英的悉心照料下,直到冬季,董必武的病情才见好转。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去给学员讲课。他博学多才,讲课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学员欢迎。陈碧英有文化,聪颖而美丽,跟董老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对董老的感情也由敬到爱。鉴于董老工作的需要和身体原因,组织出面牵线,没有举行仪式,他们住到一起就算是结婚了。互帮互学,这对老少夫妻渡过了一段舒心恩爱的时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由于当时中央路线斗争复杂,加上董老爱憎分明的性格,他受到排挤和歧视。长征时,中央纵队成立了一个干部休养连,共100多人,有蔡畅、贺子珍、谢觉哉等人。董必武却被安排到卫生部妇女队当队长,这样,他就没有资格带家属了。还另有一种说法,据董楚青的公公张汝光和婆婆何曼秋回忆说:那时规定身体不好的一般干部家属不能随军长征,身体的好坏又没个统一标准,就过秤,凡体重不足一百斤的人就视为身体不好。有的家属猛喝水,有的家属衣袋里装石子,都过关了。陈碧英和董老都不愿做手脚,陈碧英一秤是99斤,就不能随军了。

董必武拉着陈碧英的手说:“留下来一样革命嘛,不要伤心!”

陈碧英知道董老原则性很强,睁着泪水涟涟的大眼望着董老,说:“我送送您总可以吧!”

妇女队出发了。董老工作认真,顾不上陈碧英,只有等到队员短暂休息时,夫妻俩才相依相偎倾诉衷肠。董老多次劝阻,让陈碧英在追敌未到时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躲再说。陈碧英坚决要送,送了三天三夜。董必武坚决不要她送了,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还是回去吧!”

陈碧英这才依依不舍地站住了,解下系在腰上的手电筒递给董老,说:“您年纪大了,晚上走路要留心啊!”说着陈碧英突然抱住丈夫,在他的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然后转身飞快地跑了。董必武望着她的身影远去,抹一把脸上的泪水,把手电筒放进贴身的衣袋里,带领队伍继续前进。

长征途中,电池很快就用完了,董必武却一直把空电筒留在身上。部队到达黎平后,毛泽东站出来替董必武鸣不平,董必武才被调到干休连任党支部书记。

何长工是干休连警卫队队长,紧张的行军途中,他看到“革命四老”都是书骑牲口人步行,于是一声令下:“烧书!”董老一听就表示:“服从命令。”徐特立老人却说:“谁要烧我的书我就和他拼命!”年轻气盛的何长工听徐老这样说,硬要烧他的书。董必武说:“长工,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的书先拿去烧了。我的马可以驮一些徐老的书。另外,你和警卫队的战士们商量一下,每个战士帮助徐老背几本书。你看这样行不行?”一捆捆、一袋袋,视书如命的董必武却不得不烧掉自己的书。

1937年1月,51岁的董必武终于来到了延安。因多年得不到陈碧英的消息,人们都认为陈碧英已离开人世,经李坚真同志介绍,董必武和原在红四方面军党校学习的四川姑娘何莲芝相识,结成终身伴侣。何莲芝在替董老整理行装时,发现行李中一扎扎新旧夹杂的布条和一个锈蚀的手电筒,她很奇怪地问:“行军那么艰难,听说你把书都烧了,怎么还背着这些没用的东西?”

董老解释说:“破布条子是捆鞋用的。别人会打草鞋我不会,鞋帮坏了就把鞋底捆在脚上;鞋完全坏了,不能捆了,捡别人扔了的破鞋捆在脚上走路。”“那么这锈迹斑斑的手电筒为什么不扔掉呢?”董必武接过手电筒,端详一阵,说:“留着吧,这是我从江西撤退时一个战友送的!”

胡宗南进犯延安,撤离时,锈手电筒被何莲芝“精筒”掉了。董必武知道后,从不发脾气的他“借故”冲何莲芝发了一通火。

革命胜利后,生活安定下来,董必武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对何莲芝讲了,夫妻俩多次托江西的同志查询陈碧英的下落,都没有消息。为寄托深情的怀念,夫妻俩在给爱女取名时,以“楚”代表湖北老家的结发妻子黄俊贞;碧为青玉,取“青”代表陈碧英,给女儿取名楚青。

何莲芝夫人后来也常对女儿讲起两位妈妈的故事,直到逝世前不久,她还很后悔地说:“我不该扔掉那把手电筒啊!”

1952年春天,董必武得了肺炎,高烧卧床不起。卧室的窗外是一丛翠竹,她们在微风里浅吟低唱,在阳光下刚劲有节,在月光下又清秀阿娜。触景生情,董必武挣扎着起床,挥笔赋诗一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诗里寄托了董老对结发妻子的深切怀念,并向她报告人间已有“昭苏万物”的春风,安慰她的在天之灵。

董老是位诗人,也是一位书法家,他生前散步时呤哦最多的是这首诗,他练字写得最多的也是这首诗。董必武的女儿董楚青说:“爸爸共写诗一千几百首,一读而不能忘的,我觉得是这一首!” 董老的第三任妻子是何莲芝。

何莲芝,四川太平(今万源)丝罗乡人。1905年,何莲芝出生。

1933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她曾任万源县游击队长、中共万源县委妇女部长,并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1937年1月,51岁的董必武终于来到延安,因多年得不到其妻陈碧英的消息,所以人们都认为陈碧英已离开人世,经李坚真同志介绍,董必武和正在红四方面军党校学习的何莲芝相识,并结成终身伴侣。当时,何莲芝替董必武整理行装时,发现行李中有一扎扎新旧夹杂的布条和一个锈蚀的手电筒,便奇怪地问:“行军那么艰难,听说你把书都烧了,怎么还背着这些没用的东西?”董必武解释:“破布条是捆鞋用的。别人会打草鞋我不会,鞋帮坏了就把鞋底捆在脚上;鞋完全坏了,不能捆了,捡别人扔了的破鞋捆在脚上继续走路。”何莲芝又问:“那么这锈迹斑斑的手电筒为什么不扔掉呢?”董必武接过手电筒,端详一阵说:“留着吧!这是我从江西撤退时一个战友送的!”后来,胡宗南进犯延安。在撤离时,锈手电筒被何莲芝‘精筒’掉了。董必武知道后,从不发脾气的他,‘借故’冲何莲芝发了一通火。革命胜利后,生活安定下来了,董必武这才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对何莲芝讲,夫妻俩多次托江西的同志查询陈碧英下落,但都没有消息。为了寄托深情的怀念,夫妻俩在给爱女取名‘楚青’,以‘楚’代表董必武湖北老家的结发妻子黄俊贞;取‘青’则代表陈碧英,何莲芝后来也常对女儿讲起这两位妈妈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莲芝相继担任政务院(即国务院)法治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代主席董必武秘书,协助董必武处理了大量日常工作。

1952年春,董必武得了肺炎,卧床高烧不起。卧室的窗外是一丛翠竹,触景生情的董必武,挣扎着起来,挥笔赋诗一首《病中见窗外竹感赋》:“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诗里寄托了董老对两位妻子的怀念,并向她们报告人间已有‘昭苏万物’的春风,以此来告慰她们的在天之灵。

1980年,何莲芝在北京病逝。逝世前不久,她还后悔地说:“我不该扔掉那把手电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