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悬棺之谜:云南深山悬崖上发现悬棺 是怎么放上去的?

05-24

悬棺

悬棺,长久以来因为其特殊的墓葬方式,充满了神秘色彩。在云南昭通一带的僰人悬棺也蕴藏这太多未解之谜,与悬棺有关的民间传说同这些未解之谜一起,代代相传。直到2015年6月,昭通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探险家爬上悬崖,揭开尘封已久的豆沙关悬棺之谜。

传说:那“白人子”会飞

在昭通的豆沙镇,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在豆沙关一带居住着一种民族,当地人叫白人子,肤色雪白,善于飞行,耳聪目明,却性情古怪。三国时期,来自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通过这儿,却被野蛮的白人子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行。几次战败后,诸葛亮想出一计,假意传令:只要将祖先的棺木放置于绝壁之上,方可战无不胜,名垂千史。诸葛亮早就料到,白人子长期飞于帐外偷听他们如何步兵排阵,而此话正是说给白人子听的。

不知中计了的白人子,欣喜若狂,立即出动了大批的人手,飞上悬崖峭壁,将祖先的棺木悬挂上去。然却不知,竟是调虎离山之计。趁此机会,诸葛亮挥军反攻,白人子大败。

相传,将祖先棺木放上绝壁,意寓断子绝孙。虽不知是真是假,但那次战役后没多久,白人子也渐渐消失了。

传说的中的“白人子”,就是先秦时期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僰人,悬棺也因此被命名为“僰人悬棺”。通过考古学的年代测试,豆沙关的悬棺为明代,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不免有些有偏差。

登崖:并非无路可走

为了解开豆沙关悬棺的秘密,2015年6月,昭通市文物管理所组织牵头,邀请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云南大学的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联合对豆沙关悬棺进行实地的考察。这也是对豆沙关悬棺的首次科学考察。

早上10点,考察队一行10人开始渡河,考察队中的3名攀岩专家,率先攀上崖壁,到达聚地面近200米的悬棺所在地。攀岩队伍如此轻松的爬上峭壁,也证明悬棺被放置在绝壁上并不是无路可走。

悬棺的放置地点是一个10米高、4米多宽的斜坡面崖洞,10具棺木不规则的放置在里面,因为崖洞不太平整,一部分棺木底部用支撑桩固定了起来。由于棺木曾被人为干扰过,半数的棺盖都被挪动过,有的已经被完全揭开,扔在一边。通过考察,悬棺棺身是由一块整木制成,木质类似金丝楠木。长约2.2米,中间掏空,形成一个足够的空间,棺盖呈三角状,用铆钉来咬合。棺木内部,遗骸基本都还存在,却十分凌乱,一眼就能看出曾被干扰过的痕迹。而里面的陪葬品却只剩下了少量木质品和麻织品残片,早已看不出来原先的形状。专家们在棺木上取了一些木质标本,并通过拍摄,记录下了悬棺的情况,一部分棺盖只被挪开一个口的棺木,他们就把相机放进去,进行盲拍,避免破坏悬棺原貌。

揭秘:棺内不是“白人子”

长久以来,关于悬棺如何放置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上,都有不同的推策,昭通文物管理所馆长余腾松认为:搭建栈道进行放置更为接近真是情况。经过对崖壁的观察,队员们发现,只要随便修正一下就是一条非常便捷的宽敞道路,只需搭建越100米左右的栈道便可轻易的将悬棺送入崖壁中。

专家将采集回来的木质标本进行了碳14测定,测定结果出人意料:豆沙关悬棺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这和之前传说的先秦时期僰人悬棺之间相差了整整1000多年,属于明代的棺椁。

在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张及时传来的照片带来了明确是指向。这是一张棺内遗骸的照片,已经十分凌乱,仔细辨认后专家们发现这些遗骸均无门牙。结合悬棺年代,一个叫做都掌蛮的民族逐渐浮现。

都掌蛮生活在明朝,活动范围大致是今日的四川一带。据史书记载,都掌蛮人在10岁时就要敲到门牙,这与关内的遗骸有着相同的特点。而且,他们骁勇善战自明朝建立以来,与都掌蛮的战争便贯穿了这个王朝的始终。最终,在朝廷的绞杀中,部分幸免于难的都掌蛮人被迫迁移至至其他地区,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并逐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明末四川宜宾九丝山一战后,这个民族逐渐消失在历史记载中,但“悬棺”遗俗却被以隐秘的方式一种保留了下来,他们的“僰人”身世,通过带带口传延续至今。

秘密:等待揭晓的故事

关于都掌蛮人为何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上,如何其起源,仍然无法确定。可能是民族信仰或是祖先崇拜。曾有史书记载葬于更高的地方,是以先堕之为吉,就是说祖先的棺木放在悬崖峭壁间,不久能自己掉下来,就是吉祥的象征。看着几百年都保存完好的悬棺,有人不禁会想,都掌蛮灭亡的命运是否与祖先没有留下吉祥有关。从都掌蛮的性格及风俗来看,与僰人十分相似,一些学者猜测,都掌蛮人也许就是僰人演变出来的民族。

在豆沙关发现的一具未被全部打开的棺木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东西:神秘刻纹。在这具具棺木的内侧管壁上,出现了很多的细纹,这些密密麻麻的细纹占据了内管壁很大一片面积,初步估计高度有20多厘米,长度接近90厘米。细纹排列十分规律,类似波纹状,但起伏有些大。专家猜测,这也许是一种人为的刻纹,代表某种记忆。然而很遗憾,考察队不能把棺盖打开,细细的研究,等待将来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然而,这一发现又给豆沙关悬棺留下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日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