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简介_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05-31

邱清泉

抗日爱国将领邱清泉简介,邱清泉上将怎么死的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学名青钱,字雨庵,浙江省温州永嘉县蒲洲乡人,黄埔军官学校工兵科第二期、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毕业;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曾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与第五军军长,参与昆仑关战役与滇西缅北战役。抗战胜利后参与国共内战,为第二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中,阵亡。颇能近体诗,人称“将军诗人”。又由于邱清泉为人桀骜不驯,和同僚、上司向来关系不良,而且作战风格大胆泼辣,亦被称为“邱疯子”。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孙继先的人物简介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曹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扩展资料:

孙继先的生平经历:

土地革命时期

1932年8月,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连长,之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11月,入红军学校学习,半年结业后,任江西模范师二团、三团三营营长。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先遣团)一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等战斗。在安顺场,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夺取并控制了渡口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过大渡河。

1935年10月任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11月,相继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作战,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参谋长,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参谋长,1938年1月任一二九师挺进队队长,3月改为津浦支队,担任津浦支队支队长,后来担任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参加了常生口、黄底崖等战斗。

1939年5月,日伪军5000余人分9路向一一五师驻地泰西陆房合围“扫荡”。1940年8月起,孙调任第二旅旅长,教导第一旅旅长,率部挺进鲁南,在沂蒙山区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合围”、“扫荡”。

1943年7月,调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山东抗大分校)副校长。次年5月任鲁中军区三分区司令员,9月,他指挥部队进行葛庄战斗,打死日军300余人、伪军500余人,生俘日军20人,伪军360余人,缴获两门炮及枪支弹药一宗。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这一胜利消息。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孙调任山东省野战军(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莱芜战役。1947年4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副司令员,5月奉命率部从孟良崮东侧秘密插入敌纵深,割裂了敌74师与其友邻83师的联系,完成了对敌74师的包围。

经激战2日,全歼敌74师32000余人。其后又相继参加了泰安、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是年底,孙任第三纵队代司令员。1948年9月,第三纵队奉命北上,参加济南战役,毙伤敌2400多人,俘1200多人。

10月下旬,孙继先统一指挥两广纵队和冀鲁豫独立一、三旅,担任佯攻任务。11月,淮海战役全面展开,孙率部向邱清泉兵团发起攻击,阻止其向东增援,保证了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

当徐州之敌杜聿明集团30余万人向萧县、永城逃窜之际,他奉命参加追击围歼战斗,终将敌歼灭于陈官庄地区;此战,共歼灭和俘虏敌军3万余人。1949年1月,孙任第三野战军22军军长。4月,率军胜利完成渡江作战,并一举解放了舟山群岛。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11月,孙任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参谋长。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兼任该系副主任。1953年留任高级系主任。军事学院战役系副主任,1955年9月,孙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副司令员。1958年10月回国后,率部开赴大西北,1962年5月,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

1970年5月,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8月改任济南军区顾问,1982年6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简介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
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峄县台儿庄(今属枣庄市)一带进行的战役。

3月23日,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在泥沟车站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台儿庄战役开始。傍晚,日军追击中国军队第十一师一八五团到南洛。被伏兵所阻。24日,敌军进至刘家湖后继续南犯,突击台儿庄城东北,被守军一八六团全歼200余人。25日,日军进攻南洛。一八五团主动出击,三营营长高鸿立率全营士兵与敌拼杀,誓夺敌炮。敌1000余人配以20余辆坦克向高营猛扑。团长王郁彬率一、二两营赶来增援,血战两昼夜,王郁彬、高鸿立负伤。27日,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中国守军第三十一师与敌在庄内展开拉锯战,双方伤亡甚重。日军不断增加兵力,从峄县调来增援部队4000余人。

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三十一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所部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和王仲廉第八十五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31日,中国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旅团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二十军团。该军团即命第五十二军和刚到的第七十五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
李宗仁将军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 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参考资料:

国民党将领张清泉简介?

我听说有个邱清泉,外号“邱疯子”,留学德国的高材生。
昆仑关战役,在杜聿明的第五军任团长,德械团,差点活捉板垣征四郎。内战时期被我军击毙,当时任兵团司令

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扩展资料

军事意义

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

(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

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解放军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

淮海战役的意义就如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

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