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武氏檄的诗人:起草了讨武氏檄的诗人是

05-29
讨武氏檄的诗人

讨武氏檄的诗人(起草了讨武氏檄的诗人是)


骆宾王7岁能诗,一首《咏鹅》成就神童之名。一篇战斗檄文,吓得风流女皇花容失色。本是宰相之才,却被逼得举旗造反。如此人物为何下落成谜,成为一桩历史疑案?

名列初唐四杰


初唐诗坛,承六朝余绪,以缔章绘句为工,“绮错婉媚为本”。首先奋起扫荡这股形式主义诗风的当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他们实在是启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的先导。所谓“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而骆宾王则是“四杰”中年辈最长、阅历最多、遗闻佚事流传最广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平凡人物。

身负宰相之才屈为蕞尔小吏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有神童之名。但这位神童的命运并不佳,一生书剑飘零,沉沦下僚,为人作幕,当过主簿一类小官。

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擢迁侍御史,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职,但为时不长,终因好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忧心如焚,愤而作《萤火赋》、《在狱咏蝉》以明志。获释后任临海(今属浙江省)丞,故后人亦称之为骆临海。

一篇檄文名传天下


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皇唐旧臣”徐敬业。其时唐高宗已死,政权全归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大肆斥逐李唐旧臣,起用武氏集团中人,两个统治集团之间矛盾尖锐。

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徐绩(后赐姓李,称李绩)之孙,他联络朝臣,在扬州举兵,以恢复大唐王朝为号召,应者云集。骆宾王一生仕途头意,郁郁不得志,又蒙谗下狱,自然对武氏政权不满,于是毅然参加了徐敬业的幕府。他曾以慷慨淋漓的笔致,为徐敬业草写《讨武氏檄》。檄文历数武则天的秽行劣迹,阴谋祸心,申明大义,备述起兵目的,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写得气势不凡,极富煽动性。相传武则天看到此处时,赫然变色,连忙打听檄文是谁所作,左右答说是骆宾王。她听了后,十分惋惜地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下落不明成千古之谜


纵然骆宾王才高八斗,无奈徐敬业武略不济,起义仅经历了三个月就失败了。嗣后,关于骆宾王的下落就成了一桩疑案,传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骆宾王因徐敬业兵败牵连被杀。《旧唐书》本传载:“敬业败,(宾王)伏诛。”《新唐书.李绩传》载:“徐敬业与敬猷、宾王率轻骑遁江都……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首,传东都,皆灭其家。”

第二种说法,骆宾王投水自杀。唐人《朝野佥载》记载说,骆宾王《帝京篇》曰:“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后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骆宾王早就选好了自己的死法——投水自尽。

第三种说法,骆宾王逃遁隐居,或云出家为僧。

以上三种说法中,因第二种说法类似于谶语,也别无旁证资料,所以不大有人相信。引起争论的是第一、第三两种说法,前者主死,后者主生,生死存亡,势不两立,历来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