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为何明朝“靖难之役”与汉朝“七王之乱”的结局差距如此之大?

靖难之役

为何明朝“靖难之役”与汉朝“七王之乱”的结局差距如此之大?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已经进行了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战争以“反王”朱棣战胜了“合法”的皇帝朱允炆,夺取了政权而告终。由此追溯到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反叛,其声势之大、叛军数量之多、反叛的地区之广都远胜于朱棣的“靖难之役”,但那场叛乱却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被镇压了下去。同是因为“削藩”而起的叛乱为何会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initpintu_副本.jpg

纵观“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开国皇帝开了历史的倒车,分封诸侯王到各地留下了反叛的祸根,而叛乱都发生在他们孙子辈当皇帝的时候,且叛乱的导火索都是皇帝实行“削藩”政策导致最强大的藩王举兵造反,而且连造反打的旗号都非常相似,都是要诛杀朝廷内的奸臣,恢复祖宗之法。可是从规模上来看,“七国之乱”要甚于“靖难之役”,但偏偏规模大的被迅速的镇压了下去,而规模小的却在肆虐了四年之后,颠覆了政权。其实认真的审视这两次“削藩”的成败,我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不同点,正是这些不同点使成败异势,功业不同。

一、 前代君主的责任:

汉景帝的江山是从其父汉文帝手中接掌的,文帝可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下,汉朝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刑罚也大大的减轻,甚至有记载说一年的犯罪案件只有几十起,几乎到了废除刑罚的地步。不仅如此,汉文帝还是一个慧眼识才的君主,他在巡视细柳营时,发现了周亚夫这位治军将才,并予以重用,并在临终时,嘱咐汉景帝,如果遇到危难,周亚夫是一个可堪大用的大帅之才,让景帝一定要相信他。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汉文帝的判断,正是周亚夫率领着汉军在短时间内镇压了“七国之乱”。

建文帝的江山是从祖父朱元璋的手里得来的,跟汉文帝截然相反,明太祖朱元璋的血腥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他深知自己孙子是个柔弱的人,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这帮老兄弟们又都是一群强悍、有能力的人,为了能将政权顺利的交给孙子,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罗织各种罪名对功臣宿将进行残酷的屠杀,直到把开国功臣们几乎杀的一个不剩,他才觉得安全了。可是明智如朱元璋者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只看见了元勋们对建文帝的威胁,却独独看不见自己在各地当藩王的儿子们对自己孙子的威胁,分封诸侯王这一套早在他一千五百年前的西汉就证明是不对的,可他偏偏在一千多年后又开历史的倒车,且赋予了诸侯王更大的权力,并给了他们独立调动所属军队的权力。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政治往往就是一种平衡,当元勋们的力量被全部消灭之后,藩王们的势力就变得无法牵制了,而封建皇权唯我独尊的性质却决定了,皇帝是根本不可能允许除他之外还有不受约束权力的存在,这就导致了朱元璋的继任者必然要收拾这些藩王,而这些拥有既得利益的藩王也一定不会乖乖就犯,所以中央与封藩之间的冲突在朱元璋大杀功臣和分封诸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二、 汉景帝与建文帝个人能力的优劣:

作为守成之君,汉景帝与建文帝实行的政策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以宽松著称,都大力的发展经济,尽量的少施刑罚,从此看来似乎两人都是比较仁慈的君主。可实际上两人能力上的优劣是非常明显的,汉景帝虽然秉承了其父仁和的治理原则,但他却绝不是一个内心仁厚的人,他不苟言笑,城府很深,且心机很重,从他对自己的儿子刘荣、师傅晁错和功臣周亚夫的处理上来看,这个人心狠手辣而且做事非常干脆。尽管这些性格不受常人所喜欢,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而建文帝却远没有汉景帝的谋略和阴毒,虽然他的政策是很仁厚、开明的,但在当时那种强藩在侧的险恶环境下,他的柔弱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当燕王反叛之后,他居然迂腐的下令让前线的军队只可活捉燕王,不可伤害他使自己背负杀叔的恶名,简直就是一个糊涂的书呆子的说法。这种能力上的差距也使他在应对凶险的时候,想不出或判断不出该如何做正确的事。

三、 所用策略和人才的异同:

汉景帝的“削藩”首先下刀的就是最强大的诸侯王刘濞,虽然手法有些猛烈,但却逼迫着刘濞在仓促间起兵反叛,导致七国的叛军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使周亚夫得以先击破其他的叛军,最后打败了刘濞。而建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敢先动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削其他几个较弱小的藩王,最后再对付燕王,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可这一招无疑是明打明的告诉了燕王他必然的下场,作为雄才大略的朱棣,他是不可能会坐以待毙的,于是他表面上装疯卖傻麻痹建文帝,暗地里与心腹密谋,准备造反。在一切基本就绪之后,朱棣从容的诱杀了建文帝派在北京的官员,举兵造反。本来“削藩”这种政策就是一种政治冒险,要削就要抓威胁最大的诸侯下手,但建文帝却反着来,给了朱棣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和应对,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叛乱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派什么人去平定叛乱就是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汉景帝要比建文帝幸运,首先是他的父亲汉文帝为他留下了一个大将周亚夫,另外在他的朝堂之上还有窦婴等一批优秀的人才可以让他使用,所以尽管七国的联军有数十万之众,但在这些贤才的指挥之下,叛乱还是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建文帝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他的祖父朱元璋几乎把所有能征惯战的大将诛杀殆尽,到了建文帝要用人的时候,满朝上下已几乎没有可堪重用的将才,而他任用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又都是一帮儒生,纸上谈兵行,可真要是运筹帷幄、决胜沙场却根本不行。虽然建文帝一次又一次的派遣大军去征剿燕王,但都因将领指挥无方,而白白的损兵折将,最终导致了战争全面的失败。

四、 对手能力的高低:

平心而论,尽管七国之乱的首领刘濞在反叛时,其实力要强于后来的燕王朱棣,但才能却不能与朱棣相提并论。朱棣早年随父亲朱元璋四处征战,后来授封燕王,开府北平,镇守明王朝的北部边界。在他坐镇北平的十几年中,他率领军队进行了两次北伐,多次参与在北中国的军事行动,在北方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朱元璋死后,朱棣无论在年龄还是在排序上都居于诸侯王之首,其声望还是相当高的。而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长的儿子,虽然也有一些军功,但其军事才能是无法跟朱棣相比的。曾经刘濞的手下给他出过分兵绕道出其不意直捣西汉首都长安的妙计,但昏庸的刘濞没有采纳;而同样的情况,朱棣却听从了下属的建议,在战争进行到胶着状态时,率领轻兵绕过建文帝重兵防守的城市,强渡长江,直捣首都南京,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军事冒险漂亮的完成了“斩首行动”,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所以叛乱对手的才能也决定了两次“削藩”策略的成败。

正是有了这些不同,才导致了这相距一千五百多年的两次“削藩”行动有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近而使历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汉朝的代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 为何明朝“靖难之役”与汉朝“七王之乱”的结局差距如此之大?
  • 《水浒传》之大美女今昔对比,大家能认出来几个?
  • 身高175和155情侣图,男生175,女生155,身高差距如何??走在
  • 山西洪洞大槐树王氏:明朝大槐树移民在晋北、晋中及内蒙、东三省地区的分布
  • 涨知识丨明朝宦官乱政之风严重,为什么嘉靖一朝却是个例外?
  • 北京贫富差距:北京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哪两个人
  • 汉朝最先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谁
  • 情侣测试三观26题,情侣两个人三观差距太大是种怎样的体验?
  • 本文地址:https://www.ytsfc.com/show-1-31200-0.html

    • 大结局为什么萧炎杀药老

      大结局为什么萧炎杀药老

      原著大结局为什么萧炎杀药老​1、原因就是萧炎自身的原因了。萧炎是远古八族之萧族的后人,萧炎手中的古玉是打开古帝遗迹的关键。收集古玉是药老他们一直的使命。所以,药老追...

    • 车标志识别图片大全  【图片】

      车标志识别图片大全 【图片】

      每一辆汽车都有自己的品牌标志,用于告诉大家它们的生产厂家。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比较常见的汽车标志,有不认识的小伙伴赶快记下来!中国汽车最著名的要属:奇瑞、吉利、长城、...

    • 达咩啥意思:达咩为什么不能随便说

      达咩啥意思:达咩为什么不能随便说

      哒咩什么意思达咩的意思是不行,不许,不可以的意思。达咩是日语的中文读音译字,是一句比较生活化的日常用语。日语常用语还有,晚安对长辈:お休みなさい(哦呀斯米那赛),再见:さようなら...

    • 水浒传人物介绍:水浒传15个人物介绍

      水浒传人物介绍:水浒传15个人物介绍

      水浒传15个人物介绍1, 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及时雨:总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出现 2,玉麒麟,卢俊义 ,麒麟是神兽,是百兽之长 富甲天下,仗义疏财3,智多星,吴用 智多星,聪明,智慧多多的上界星辰...

    评论底部pc
    评论底部 m

    豆豆的家

    http://www.ytsfc.com/

    '); })();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电视大师网 XXX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小豆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