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x
雪猪油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雪猪油的相关记录

拼音Xuě Zhū Yóu

别名大旱癞、土拨鼠

来源啮齿目松鼠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ds),以体内脂肪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除风湿,解疮毒。主治脚生痒疮,风湿肿痛,臁疮久烂及湿热疮毒等症。

用法用量1~2钱。外用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雪猪油的相关记录

拼音Xuě Zhū Yóu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脂肪油。于雪猪冬眠时捕捉最宜。其洞穴常有数口,捕时只留一口,其余堵死,然后用硫黄辣椒等烧熏,或灌水,驱其外出。此时,洞口张以麻袋,即可捕获。捕得杀死后,剖腹取出脂肪,装入其胃内,挂起风干。

原形态喜马拉雅旱獭,又名:土拨鼠(《本草拾遗》),塔刺不花(《坎膳正要》),大旱獭、雪猪、哈拉,雪里猫、四川旱獭。

生境分部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地。产四川、青海等地。

性状装入胃内的脂肪油,外形如卵石状,大小似鸭蛋,外表黄色。内部多已卷缩成团,伸张后,长宽约10~15厘米,厚约1厘米。质柔润,以张大、厚实、色白黄者为佳。

性味《四川中药志》:"辛,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经。"

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痒疮,体癣,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配其他药涂敷。

复方①治风湿痹痛:雪猪油配白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雪猪油的相关记录

拼音Xuě Zhū Yóu

英文名Marmot fat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灰旱獭、草原旱獭、长尾旱獭的脂肪。

原形态1.喜马拉雅旱獭,大型的地栖松鼠类。体长46-58cm,体重3-6kg。颈粗短。耳熟短圆。尾扁平而短,长约13cm,不超过后足长的2倍。四肢粗壮,前足拇趾退化,爪很小,其余4趾,爪长而弯曲,后足趾爪较短。吻侧毛淡棕色,有黑色须。鼻背具黑色或黑褐色斑。眼眶上缘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头顶黑色与棕色相混,两侧至耳基淡黄色。背面褐色与不规则黑纹相混,针毛中段苍白色,尖端黑色。喉、胸、腹部及四肢均为淡黄色,底毛全为灰黑色。臀部呈深棕黄色。尾毛与体色相似,唯尖部黑色。幼体较成体色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海拔2800-5000m的高山草甸草原带。洞穴居,群栖。白天活动,冬眠。主食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叶等。

性状性状鉴别,装入胃内的脂肪油外形如镦石状,大小似鸭蛋,外表黄色。内部多已卷缩成团,伸张后,长、宽10-15cm,厚约1cm。质柔润。以张大、厚实、色黄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草原旱獭脂肪中含有C12-C18的不饱和脂肪酸约70%。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肿痛;湿热疮毒;皮肤溃疡;臁疮;体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内服:浸酒,10-20g。

注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湿热疮毒者勿用。”

复方①治风湿痹痛: 雪猪油配白酒服。②治痒疹: 雪猪油配小毛茛涂擦。③治体癣: 雪猪油配蓝花毛茛涂擦。(①方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④治臁疮久烂: 一、煅龟板、煅山螺蛳壳、轻粉,共研细末,和匀,雪猪油调涂。 (《四川中药志》)①雪猪油配瓦松涂敷。(《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⑤治脚生痒疮: 明雄黄冰片,共研细末,和匀,雪猪油调搽。(《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风湿肿痛,痒疹疮毒,臁疮久烂。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雪猪肉
下一篇:雪灵芝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