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s
山大黄(波叶大黄)

拼音Shān Dài Huánɡ

别名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根茎。春、秋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茎肥厚,表面黄褐色。茎粗壮,直立,具细纵沟纹,无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长10~1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稍有毛;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长卵形,暗褐色,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白绿色;苞小,肉质,内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关节;花被6片,卵形,2轮,外轮3片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

复方①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上一篇:山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