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值

05-28

阈值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ZH的杂记”关注



老贾约我喝酒,三杯下肚,眼睛都红了。

用他的话来说,有娃前他是家里的老大,有娃后他就禽兽不如——娃是老大,媳妇是老二,狗是老三,鹦鹉是老四,他排名最末。

娃一路名校到了高中,青春期,老子和儿子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金星撞火星的故事就天天上演,每次冲突一起,媳妇、狗、鹦鹉都毫不犹豫站在娃一边,媳妇骂他,狗也凶他,鹦鹉还跟到闹。

我问他,两爷子一天扯啥子筋嘛?老贾鼓起牛卵子眼睛吼:还不是想让娃有出息,你看这些独生子女一个二个都是骄娇矫狡——骄傲、娇气、矫情,还有嘴巴狡,你说一句他还你十句,你说两句他就要上房揭瓦,你多说几句他就要离家出走。其实这些娃是没有经过苦日子,莫得比较,一天就觉得自己爹这不好那不好,自己家这不生津那不拗口。要是把他们放到饭都吃不饱的地方过上三五两月他才晓得老子的好!

我无语,悲催!同悲!

是啊,娃娃们想的是:狂歌笑,青锋傲,御剑乘风踏凌霄。老爹们想的是:风也萧,雨也潇,少年前路几知晓?

老贾想了想,一脸郑重的说,要不你在甘阿凉帮找个地方,就像葛大爷那个电影《甲方乙方》里面那个大款去的那种村子,让这些小崽子忆苦思甜,就像那个镜头的台词:你们再不来接他,村里的鸡都快被他吃光了。

其实老贾说的这个忆苦思甜,我也一直想让我家的弟娃儿去体会下,喜德、布拖随便找个偏远寨子都比《甲方乙方》的那个村子牛逼多了,擦尔瓦一裹,席地而睡,天天洋芋坨坨整起,鸡肉?鸡毛都看不到一根!看他体会不体会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差别。

但这个念头被我儿初中班主任颠覆了,她的观念是要去看世界的繁华,世间的明媚,让孩子们真正知道什么是美好的生活,才能自己去努力然后去得到。

这个观念我想了很久才明白,几年前在知乎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我们青春期的时候没有网络没有光盘,苍老师也还是个小幺妹儿,不要说A片就是三级片都没有概念,但对漂亮姑娘满脑子邪念。如今满屏的丰乳肥臀,年轻人却对生活中的女人没有了想法,中老年朋友也觉得没有了意思。

究其根本,这是一个阈值问题。阈的意思是界限,阈值换一个说法就是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这个名词被广泛用于各方面,包括建筑学、生物学、飞行、化学、电信、电学、心理学等。

阈值被语文程度较低的理科弟娃儿常常整成阀值,而让文科妹儿觉得有点玄龙门阵的感觉。其实是很简单的概念,深入浅出用小黄片问题来分析就很容易明白:没有小黄片前,在性这个问题上大家的阈值都很低,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中生动的描述:“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有了小黄片,小黄片看多了,这叫什么?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阈值提高了,不要说短袖子,就是全裸体也只当艺术赏析罢了。

再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一个农奴的儿子,十四岁就以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身份剃发受沙弥戒,行坐床礼后成为六世达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一样都是格鲁派(黄教)领袖,格鲁在藏语的意思是善律,强调严守戒律,其中一条是不近女色。但作为黄教领袖的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其实阈值不高:“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十六岁娶了全印度最妖艳美丽的天臂城公主耶输陀罗为妃,然后生了一个儿子罗睺罗。释迦牟尼青年时期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锦衣玉食,声色犬马。正因为他前半生得到了物质和感官多方面的极大满足,所以阈值高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物质刺激和感官刺激都无法使他获得更高满足,所以只好出世创造出佛教,一句“俺-把-你-妈-咪-哄”迷倒众生。

弄清楚阈值这个概念,这是讲科学。把阈值整明白还可以讲政治,另一个朋友老陶,资格红二代,每次喝酒都是长吁短叹,生怕主义变修,生怕红旗变色,和我一起研讨完阈值这个概念后马上安排带着他家少爷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考察,从军国主义日本到帝国主义美国再到修正主义苏联,以及零零总总各色各样的牛鬼蛇神国家,充分体会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以提高阈值。

老贾听得瞠目结舌,一脸崇拜说:高!实在高!

那当然,哥可是上过小学的人。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ZH的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