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b
斑蝥

以下是《中国药典》里面关于斑蝥的相关记录

拼音Bān Móu

别名花斑蝥、花壳虫

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炮制生斑蝥:除去杂质。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斑蝥的相关记录

拼音Bān Móu

别名斑猫,龙尾(《本经》),螌蝥(《说文》),斑蚝、龙蚝、斑菌、晏青(《吴普本草》),龙苗(《药性沦》),羊米虫(《陆川本草》),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中药志》),花罗虫(《广东中药》),章瓦(《吉林中草药》)。

出处《本经》

来源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7~8月间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粘膜。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然后取出晒干。

原形态①南方大斑蝥,又名:大斑蝥。

生境分部主产河南、广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南、云南、江苏等地。以河南、广西产量较大。

性状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大斑蝥全长10~25毫米,宽5~10毫米;小斑蝥长10~15毫米,宽5~7毫米。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上有3条淡棕色横带纹。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特异,味初辛后苦。以个大、有黄色花斑、色鲜明、完整不碎者为佳。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1~1.2%,脂肪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此外,一般斑蝥属含斑蝥素1~1.5%。

药理作用①发泡作用

毒性本品属剧毒药。小鼠急性实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5毫克/公斤;其内脏切片检查,无论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各脏器皆出现病变:心肌纤维浊肿明显(尤以亚急性试验为着);肝细胞浊肿、脂变;肺、脾郁血,并有小灶性出血;肾小管上皮浊肿。斑蝥素30毫克即可使人死亡。

炮制斑蝥:拣净杂质,除去足、翅。米斑蝥: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俟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功能主治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

注意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

临床应用①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斑蝥的相关记录

拼音Bān Móu

英文名Large Blister Beetle, Lesser Blister Beetle, Telini Fly

别名斑猫、龙尾、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斑毛、班蝥、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

出处1. 陶弘景:斑蝥,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芫青科动物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虫。

原形态1.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mm。全体被黑毛。头圆三角形,具粗密刺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1对。前胸长稍大于宽。鞘翅端部宽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黄色部分 刻点甚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群集栖息和取食。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为害植物的顺、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损伤大豆、花生、茄子棉花等。

性状性状鉴别(1)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腊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黟以,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化学成分1.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1-1.2%,脂肪12%及树脂(resin),蚁酸(formic acid),色素等。另报道除含斑蝥素0.06%-1.825%外,还含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12的羟基斑蝥至少(hydroxycantharidin),可能有三种结构。全虫体含磷17.74mg/g,镁5.587mg/g,钙1.558mg/g,其他含量微量的铁、铝、锌、铬、锰、镉、锶、铜等元素。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早在1933年就有人发现斑蝥素给药3-4次能使焦油诱发的家兔癌瘤消失。近年发现斑蝥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和网织细胞肉瘤ARS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斑蝥素的最大耐受量(1-1.25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天,可以延长腹水肝癌小鼠的生存时间63.5-208%。还可延长ARS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56%左右。但此种作用与接种的癌细胞数和投药量有关,如果降低剂量或增加接种的癌细胞数到每鼠2×10以上,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斑蝥素对其它小鼠肿瘤,如肉瘤S180、网织细胞肉瘤L2、肉瘤Sak、网织白血病L615、艾氏腹水癌及大鼠W256肉瘤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斑蝥素能引起小鼠腹水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胞浆多空泡等形态学改变。实验证明斑蝥素首先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继而影响RAN和 DNA合成,最终实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分裂。

毒性本品属剧毒药。小鼠急性实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5mg/kg;其内脏切片检查,无论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各脏器皆出现病变:心肌纤维浊肿明显(尤以亚急性试验为着);肝细胞浊肿、脂变;肺、脾郁血,并有小灶性出血;肾小管上皮浊肿。斑蝥素30mg即可使人死亡。毒性:斑蝥不同炮制品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碱处理全斑蝥为514.28±21.83mg/kg;碱处理去头、足、翅为285.43±11.28mg/kg;米炒全斑蝥为389.67±14.58mg/kg;米炒去头、足、翅为234.58±11.39mg/kg;生品全斑蝥为267.36±12.10mg/kg;生品去头、足、翅为154.31±6.53mg/kg。斑蝥不同炮制品7mg/kg或14mg/kg连续灌胃30天,大鼠血、尿有异常,肝、肾、胃及其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高剂量组明显大于低剂量组。斑蝥素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71mg/kg。

鉴别理化鉴别(1)取粉末约0.15g,用微量升华法,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镜检呈柱形、棱形结晶。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液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炮制斑蝥:拣净杂质,除去足、翅。米斑蝥: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俟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1.《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斑猫,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以血余裹悬墙角上一夜用之,则毒去也。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归经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炒炙研末,每次量0.03-0.06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敷贴发泡,酒、醋浸或制成膏涂。

注意凡体质虚弱者,心、肾功能不全者,消化道溃疡者,以及孕妇均禁服。

复方①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②治疔肿: 斑蝥一枚,捻破,然后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封上。(《备急方》)②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雨即痒: 斑蝥美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方》)④治牛皮癣: 斑蝥一个,甘遂一钱。共研细末,以醋调和,日擦数次。(《吉林中草药》)⑤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部,向左歪斜贴右侧,向右歪斜贴左侧。起泡即取去。(《山东中草药手册》)⑥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 斑蝥适量。研末,取少许放清膏药中心,如是扁桃体炎贴患侧颈外压痛处,如是咽、喉炎贴两侧人迎穴,待皮肤起泡(约三至四小时), 即可揭去。起泡处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涂上红汞,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河北中药手册》)⑦治疟疾: 斑蝥七只,麻黄、雄精各一钱二分,朱砂半钱。共研细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调放在膏药上,贴头颈项第二骨节处。〔《浙江中医杂志》(7):39,1959〕⑧治剧烈头痛: 斑蝥(去头、足)三至五个。研未布包,贴痛处。起泡后,用针刺被,使水流出。(江西《草药手册》)⑨治疣痣黑子: 斑蝥三个,人言少许。 以糯米五钱,炒黄去米,入蒜一个,捣烂点之。(《纲目》)⑩治耳卒聋: 斑猫二枚(去翅、足,炒黄),巴豆一枚(去心、皮,生用)。 同研令匀,绵裹塞耳中。 (《圣惠方》)(11)治大人小儿瘰疬内消方: 斑描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猫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每日服五丸。(《经验方》)(12)治一切瘘: 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晰蜴三枚(炙令黄),地胆四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13)治疯狗咬伤: 斑蝥三七枚,去头、翅、足,先以七枚,用糯米一勺,略炒过,去斑蝥;别以七枚,如前炒,色变复去之;别以七枚如前,至青烟为度,去蝥,只以米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臾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为度;如不利,再进。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伤。黄连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热物也。 (《医方大成论》)(14)治经候闭塞及干血气: 斑猫十个(糯米炒),桃仁四十九个(炒),大黄五钱。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甚者十丸。如血枯经闭者,用四物汤送下。 (《济阴纲目》斑蝥通经丸)(15)治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随即消散: 斑蝥三个(去翅、足,炒),滑石三钱(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汤下,日一服,毒从小便出,如痛,以车前、木通、泽泻猪苓煎钦。 (李杲·破毒散)

各家论述1.《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

临床应用1.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用斑蝥贴敷穴位治疗四肢关节、腰背部的风湿痛(包括职业性良性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因神经血管疾病或外伤而引起的关节疼痛等)及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手术或外伤颜瘢痕区的反射性神经痛等)、传染性肝炎恢复期的肝区痛等,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据数百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大多数患者经 1-3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对急性风湿痛疗效显着。对增生性关节炎无明显效果,对有明显不可逆性的关节病变亦不适用。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斑鸠
下一篇:斑茅花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