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m
马尾连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马尾连的相关记录

图片马尾连 马尾连

拼音Mǎ Wěi Lián

别名马尾黄连

来源毛茛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出,剪去地上茎叶,洗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1、多叶唐松草: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地下有横走根状茎,生许多条细长的根,均黄色。茎高90~150厘米,上部有长分枝。茎中部叶为三回三出或近羽状复叶;叶片长达28厘米,小叶草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不明显3浅裂,有疏圆齿,脉几不隆起。9~10月开花,花序圆锥状,多分枝;花梗细,长0.7~1.5厘米;花直径约7毫米;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带淡黄色,早落,椭圆形,长3~4.5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6~7毫米,花药顶端有短尖,花丝丝状;心皮4~6,柱头条形,有窄翅。瘦果纺锤形,长3毫米。

栽培喜凉爽湿润环境,稍耐寒。宜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培。种子和分根繁殖。育苗于春分到清明间,条播或撒播,覆土2~3分,每亩播种量1.5斤。苗高2寸左右定植。分根繁殖。于春分前后按行株距1.5×1尺挖穴栽种。

化学成分根部含小檗碱及其他生物碱。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马尾连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备注1、我国各地称马尾黄连的植物,大都系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鉴别是否可作马尾黄连入药的重要标准是:根黄色,味苦,化学分析应含有一定量的小蘖碱。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尚有如下几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马尾连的相关记录

拼音Mǎ Wěi Lián

别名马尾黄连(《中药志》),金丝黄连(《四川中药志》),草黄连(《云南中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等的根茎。9~11月至次年1~2月采挖;挖出后抖去泥沙,剪除茎苗,晒干。

原形态①多叶唐松草,又名:多叶白蓬草。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青海、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上端有多数芦头,每个芦头粗约4毫米,其上残留茎苗痕迹,并常包有鳞叶薄片。根茎长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须根,形如马尾;须根长13~25厘米,粗2~3毫米,外表红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细纹,老栓皮及皮层往往呈环节状脱落,尚未剥落者,以手搓之即脱。体轻,质脆易断。根茎断面外圈棕褐色,内有黄色的木质心;须根断面深黄色,外表为一薄层金黄色的外皮。气微,味微苦。以根条均匀、色金黄者为佳。

性味①《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胆、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治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小儿伤风发热及麻疹将出:马尾黄连、蝉蜕菊花、大力子、防风薄荷甘草,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备注此外,同属植物香唐松草(分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狭序唐松草(又名:水黄连,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高原唐松草(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甘肃)、昭通唐松草(分布云南),以及贝加尔唐松草长柱变种(分布四川、甘肃)等,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马尾连的相关记录

拼音Mǎ Yǐ Lián

英文名Meadowrue Root and Rhizome, Root and Rhizome of Baikal Meadowrue, Root and rhizome of Manyleaf Meadowrue

别名马尾黄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金丝马尾连、昭通唐松草、高原唐松草、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长柱贝加尔唐松草、黄唐松草、粘唐松草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1.金丝马尾连,多年生草本,高60-85cm。根状茎短,有多数粗壮须根。茎直立,有分枝,上部被腺毛。叶互生;叶柄长达4cm,基部有短鞘;叶为三回羽状复叶;叶片长5-9.5cm;小叶草质,宽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和宽约为0.7-1.6cm,上部具3-5齿,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密被小腺毛,下面沿脉密被短柔毛,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1cm;叶轴上的毛长达0.2mm。圆锥状花序,分枝上有少数花;花两性;花梗细,长0.3-2c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黄白色,外面中部有少数毛,早落;花瓣无;雄蕊约23,无毛,长约5mm,花丝狭线形或公状,花药长圆形,长约2mm,先端有小尖头;心皮4-5,无柄,柱头有狭翅,呈狭三角形。瘦果纺锤形或狭卵形,长约3mm,密被短毛,两侧稍扁,每侧各有2-3条纵肋,宿存柱头长1.2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00m左右的山坡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1)金丝马尾连 根茎由数个或十余个节结连生。细根数条至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下面,长10-20cm,直径1mm;栓皮棕色,常脱落,脱落处金黄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气微,味苦,嚼之粘牙。

化学成分1.金丝马尾连 根及根茎含小檗流(berberine),小檗胺(berba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鹤氏唐松草碱hernande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coptisine),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芬氏唐松草定碱(thalifendine),四去氢碎叶紫堇碱(groenlandicine,tetradehydrocheilanthifoline),芬氏唐松草碱(thalidezine),异芬氏唐松草碱(isothalidezine),隐品碱(cryptopine),伊米任碱(izmirine),O-甲基罗氏唐松草碱(O-methylthalibrine)。

药理作用非替定碱有降压作用,其粗制剂可治高血压。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等参见青木香、黄连条。同属植物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petaloideum或箭头唐松草T.simplex含箭头唐松草碱(Thalsimine),对动物有消炎、镇痛、降温作用.紫唐松草T.Dasycarpum含唐松草卡品碱(Thalicarpine)、紫唐松草碱(Thalidasine)、香唐松草碱,对大鼠瓦g癌一256及小鼠Lewis肺癌有效.唐松草卡品碱还有弱的降压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1)显微化学试验 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加乙醇1-2滴及硝酸1滴,盖上盖玻片,放置5-10min,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色针状、长柱状或簇状的硝酸小檗碱结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疮疡肿毒;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或制成冲剂。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马尿泡
下一篇:马尾千金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