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剑豆

挟剑豆

挟剑豆和刀豆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挟剑豆在《救荒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豆科植物刀豆和洋刀豆的种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挟剑豆需要注意的是,胃药性发药性发热盛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本味药材,最好先咨询熟悉的中医后再行食用。

挟剑豆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挟剑豆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对虚寒呃逆、肾虚腰痛都有良好的作用。

挟剑豆具有种子:温中降逆、补肾。用于虚寒呃逆、肾虚、腰痛、胃痛。

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

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虚寒呃逆、肾虚、腰痛、胃痛。

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

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挟剑豆对胃、肾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性温和挟剑豆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5克,或烧存性研未。如果干品较多也可以自行储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禁忌

《中华本草》

《四川中药志》胃热盛者慎服。

《中药大辞典》

《四川中药志》胃热盛者慎服。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气候较暖的地区。我国热带地区有人工种植或野生,长江以南也间有人工种植。

采收储藏

在播种当年8-11月分批采摘成熟果荚,剥出种子,晒干或炕干。采收后就可以炮制药材了,继续了解挟剑豆炮制方法,拣去碎壳及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中华本草》

药材原始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长达数米。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8-15厘米,小叶柄长约1厘米;小叶宽卵形,长8-20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两面是没有毛的,侧生小叶偏斜。夏季开淡红色或淡紫色蝶形花,总状花序腋生,花疏,中药材植株生长于花序轴隆起的节上;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齿,卵形;旗瓣近圆形,大于其它瓣;雄蕊10,二体;子房有疏长硬毛。荚果极长,窄长长方形,略弯曲,长15-30厘米,先端有钩状短喙,边缘有明显凸出的隆脊;种子肾形,红色或褐色,长约3.5厘米,种脐和种子几等长。

性状

种子:本味中药材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厘米、宽1-2厘米、厚0.5-。

一、2厘米。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2厘米、上有白色细纹3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2、黄白色、油润。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备注

同属植物洋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 DC.与刀豆的主要区别为直立草本,小叶较小,长方卵形至椭圆形,长十、厘米以下,荚果较短,长约十、厘米,种脐为种子的1/2长。在四川也入药,效用相似。

本植物含刀豆酸(canaline,为α-氨基-γ-氨氧基丁酸α-amino-γ-aminooxy-butyric acid。此外,尚含有本通尼碱(betonicine即achillein,C7H13O3N及刀豆碱(caneine,C12H24O3N3)。种子含刀豆氨酸(canavanine,C5H12O3N4),去氨基刀豆氨酸(desaminocanavanine,C5H9O3N3)及胡芦巴碱(trigonellinc,C7H7O2N)。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刀豆酸A(canavaline A)对于用病毒或化学致癌剂处理后而得的变形病毒的毒性大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凝集由各种致癌剂所引起的变形细胞)。2,经胰蛋白处理后之刀豆酸A还能使肿瘤细胞(变形后之小鼠纤维母细胞)重新恢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状态,但经胰蛋白处理后之刀豆酸A对正常细胞也有凝聚作用。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百草王
下一篇:九龙木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