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苏子

山苏子

山苏子和香薷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山苏子在《贵州民间药物》里就已经记载过,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发汗解暑、化湿利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山苏子需要注意的是1960年版“药性发药性发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山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山苏子具有发汗解暑、化湿利尿的功效。对夏季感冒;中暑;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疹;痈疮都有良好的作用。

山苏子具有发汗、解暑、利尿。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的功效。主要作用为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山苏子对肺、胃有好处,辛,微性温和山苏子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5克,鲜品加倍。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煎水含漱或熏洗。

禁忌

《中华本草》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田园边、路旁、山溪边及湿草地。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原始形态

一年生芳香草本,高达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细柄,叶片窄卵形或乱撞长圆形,长6-10厘米,边缘有锯齿,叶面有短毛,下面略呈紫色,密生腺点,脉上有短毛。夏末秋初开花,假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或上部稍弯;花小,密集,偏向花序一侧着生;每花有一明显的大扁圆形、先端有长尖的小苞片;萼上有毛,5裂;花冠二唇形,淡紫色或红紫色;雄蕊4,二强,花丝较花柱微短;花柱细长,柱头2叉。4个小坚果卵形,棕褐色,包围于被毛的宿萼内,萼齿刺状。

性状

干燥全草、带根或不带根、长约30-40厘米、茎粗约2-3毫米、表面灰绿色、微显棕紫色、密被毛茸、节明显、节间长2-3厘米;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绿色。叶皱缩、绿色、完整者为卵圆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无花序。气微香。以叶多、色绿、无花序、去根者为佳。

备注

一,同属植物萼果香薷Elsholtzia calycocarpa Diels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西藏地区以全草作土香薷入药。形态描述参阅香薷附注项下。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冰凌花
下一篇:色卡[藏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