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草

熊胆

熊胆草和溪黄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熊胆草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里就已经记载过,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线纹香茶菜的全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熊胆草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性较大性较大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本味药材,最好先咨询熟悉的中医后再行食用。

熊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熊胆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的功效。对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都有良好的作用。

熊胆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熊胆草对肝、胆、大肠有好处,味道较苦,寒性较大熊胆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15-30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搽。食用举例:治急性黄瘦型肝炎: 溪黄草配防ZA浆草、铁线草,水煎服。

禁忌

《中华本草》

脾胃虚寒者慎服。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广州有人工种植。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采收储藏

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约在栽后3个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约75d进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晒即可,每11hm2产干草3750kg左右。

药材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直立,四方形,分枝,稍被毛。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稀疏的短细毛,下面近是没有毛的,有红褐色的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有5齿,2唇形,结果时增大,外面有红褐色腺点和疏短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有裂片4,裂片宽而反折,下唇作船形,全缘,比上唇长;雄蕊4,2长2短,伸出于花冠筒外。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藏于萼的基部。开花期间5-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一、溪黄草 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叟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两而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

一、5厘米。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

一、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毫米、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二、线纹香茶菜 茎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

一、5-8.8厘米、上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被具节微硬毛并布满褐色腺点;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毫米、外具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布满红褐色点;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一、溪黄草非腺毛少、圆锥形、较短、1-3(-4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多膨大、顶端尖、疣突密且明显、下表面同叶脉处有明显波状纹线、毛茸密、近平匍状或斜向着生、有时顶端细胞主糨成弧形;腺鳞略呈平碟形、有四条棱突。

二、线纹香茶菜 非腺毛多、宽圆锥形略扁瘪、1-5(-9)个细胞组成、顶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弯、表面有密点状突起、近基部细胞宽可至110-150μ、表面有纵向或放射状突起的波状纹理。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猪仔笼
下一篇:骨担草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