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翅鸦鹃

褐翅鸦鹃

褐翅鸦鹃和红毛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褐翅鸦鹃在《广西中药志》里就已经记载过,为杜娟科动物褐翅鸦鹃的肉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除去内脏,羽毛后的全体。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滋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褐翅鸦鹃需要注意的是,阳盛及血燥者忌用。

褐翅鸦鹃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褐翅鸦鹃具有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的功效。对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褐翅鸦鹃具有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的功效。主要作用为外用治跌打、风湿。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褐翅鸦鹃对肝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性温和褐翅鸦鹃内服,煮食,15-30克,或也可以用本味中药材把握好本味药材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每次25-50ml。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也可以用本味中药材把握好本味药材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涂敷于患处。

禁忌

《中华本草》

阳盛及外感热病禁服。

《中药大辞典》

《广西中药志》阳盛及血燥者忌用。

概况

生境分部广西。

采收储藏

一般在夏、秋季捕捉,捕杀后,剖腹去肉脏,正中切开头和下嘴,沿颈部、胸部一直剖到泄殖腔处,抹去血迹,用两根竹杆将腹部撑开,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烘干,除去竹杆将脚与尾缚在一起,免其断落。

药材原始形态

褐翅鸦鹃,又名:黄蜂、大毛鸡。

体长约52厘米。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弯曲,口裂及于眼下。虹膜赤红色。鼻孔近嘴缘。头、颈、上背及胸部均呈金属紫蓝色;肩、翼和肩间部概栗红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的先端略沾褐色;全身余部纯黑,尾羽有金属绿色反光。脚,趾、爪均黑色,趾4,2趾向前,2趾向后,后爪较后趾为长,且形状几乎平直。

平时栖于草地、矮树或灌木丛间,常在有荫蔽的地上驰走。食物为昆虫和其他动物,如蜥蝎,田鼠、鸟卵等,亦兼吃果实。

备注

毛鸡酒:为红毛鸡加党参川芎等十余种药材用桂林三花酒炮制而成。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猴娃七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