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蟛蜞草

黄花蟛蜞

黄花蟛蜞草和蟛蜞菊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黄花蟛蜞草在《本草求原》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为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或根。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和作用。

黄花蟛蜞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黄花蟛蜞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对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肋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疯人院肿毒都有良好的作用。

黄花蟛蜞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平肝。用于预防麻疹、感冒发热、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咯血、高血压;外用治疔疮疖肿。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预防麻疹、感冒发热、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咯血、高血压;外用治疔疮疖肿。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味道有点甜味甘、微酸,凉黄花蟛蜞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15-30克,鲜品30-60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捣汁含漱。食用举例:预防白喉:鲜蟛蜞菊五钱至一两。

概况

生境分部多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沿海地区的水沟边或湿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采收储藏

春、夏季采收全草,秋季挖根,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本,矮小,匍匐状,被短而压紧的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狭而近无柄,边近全缘或有锯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具长柄,腋生或顶生,花序直径约。

一、8厘米;总苞片2列,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0毫米,内列较小;花托扁平;边缘舌状花1列,雌性,黄色,约10-12朵;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齿。瘦果扁平,无冠毛。开花期间夏季。

性状

[药材鉴]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弯曲、长可达40厘米、直径 。

一、5- 2毫米 ;表面灰绿色或淡紫色、有纵皱纹、节上有的有细根、嫩茎被短毛。叶对生、近无柄;叶多皱缩、展平后呈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0.7-。

一、3厘米;先端短尖或斯尖、边缘有粗锯齿或是波状改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短毛。头状花序通常单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整项或外腋、花序便及苞片均被通毛、苞片2层、长6-8毫米、宽。

一、5-3毫米、灰绿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均为黄色。气做、味微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 、切向延长。下皮由1列类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其内方为3-4列厚角细胞。皮层通气组织由类图形或椭圆形的薄壁细胞组成、排成 2-3轮。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状。韧皮部细胞细小;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线成、射线细胞1-2列、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

叶横切面:主脉上方呈三角状突出、下方呈弧状突出、上下表皮内部有厚角细胞2-4列;维管束外韧型。叶肉上下表皮各为1列韧型、均有非腺毛、非腺毛由2-3个细胞组成、细胞壁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上下表皮细胞的肉方均有通气组织分布;栅栏细胞1-2列。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粪虫叶
下一篇:游龙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