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鱼

瘟鱼

瘟鱼和鲥鱼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瘟鱼在《食疗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鲱科动物鲥鱼的肉或全体为鲱科动物鲥鱼的肉或全体。在中医上认为具有健脾补肺、行水消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瘟鱼需要注意的是①,稍发疳痼。

瘟鱼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瘟鱼具有健脾补肺、行水消肿的功效。对虚劳;久咳;水肿都有良好的作用。

瘟鱼具有补中益气、温补脾肺。治烫、火伤、疔疮。的功效。主要作用为治烫、火伤、疔疮。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瘟鱼对《本草求真》:入脾、肺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一、,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二、,味道有点甜味甘,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无毒。瘟鱼内服,适量,煮食。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蒸油涂。

禁忌

《中华本草》

不宜多食、久食。

《中药大辞典》

一、《食疗本草》稍发疳痼。

二、《本草求原》发疥癞。

概况

生境分部我国沿海。

采收储藏

春末夏初捕捞,捕捞后。剖腹去脏,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

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

本动物的鳞(鲥鱼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马鞍子
下一篇:敏鱼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