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齿鼹

缺齿鼹

缺齿鼹和鼹鼠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缺齿鼹在《别录》里就已经记载过,为鼹鼠科动物长吻鼹、白尾鼹、缺齿鼹、麝鼹、华南缺齿鼹等除去内脏的全体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和作用。

缺齿鼹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缺齿鼹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对痈疽疔毒;痔瘘;淋病;蛔虫病都有良好的作用。

缺齿鼹具有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喘息、胃癌等。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疔肿、痔疮、淋病、喘息、胃癌等。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缺齿鼹对心、肺有好处,咸,寒性较大。一、,咸,无毒。二、,寒性较大。缺齿鼹内服,烧存性,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2-4克,或煮食。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烧存性,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调涂。食用举例:治疔肿恶疮:鼹鼠一只。

概况

生境分部东北。

采收储藏

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剖腹,去除内脏,鲜用或置瓦上焙干。

药材原始形态

一、麝鼹

体长100-126毫米,尾长14-2-3毫米,颅基长27-29毫米。为形体较小的一种鼹鼠。吻部尖长,耳壳缺失。眼退化。尾细而短,仅被稀疏短毛,末梢有一小束毛。后足被毛亦甚稀少,老兽则近乎光裸。体背毛色深灰棕色,嘴下颜色较浅。腹面毛棕灰色。全身毛色均带金属闪光。

栖于阔叶林带或森林草原地带以至半沙漠地区,较喜干燥。终生在地下生活,地下掘有很长隧道,将土推出地面,形成一个个小土堆,很少爬出地面。食物以地下昆虫、蠕虫为主,也食野生植物。

分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二、缺齿鼹

形体较大,长178-220毫米,尾长2-3毫米,颅基长约44毫米。吻细长,眼小,耳隐于毛中。下颌犬齿缺失。肢短,足发达,爪长而有力。毛细而密,柔软而带闪光。四足裸露是没有毛的。体背毛色棕褐,毛尖深灰。腹毛较短,棕灰色。

栖于阔叶林中潮湿多草之处,在地下挖掘洞道营地下生活。

分布东北地区。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七加皮
下一篇:母丁香[果实]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