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盖

刺盖

刺盖和飞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刺盖在《本经》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菊科植物丝毛飞廉与节毛飞廉的全草或根为菊科植物飞廉的全草或根。在中医上认为具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刺盖需要注意的是,得乌头良。恶麻黄

刺盖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刺盖具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的功效。对感冒咳嗽;头痛眩晕;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白带;黄疸;风湿痹痛;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疖肿;痔疮肿痛;烧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刺盖具有散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吐血、鼻衄、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帝、乳糜尿、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疔疮。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吐血、鼻衄、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帝、乳糜尿、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疔疮。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微味道较苦,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刺盖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30克,鲜品30-60克,或将本味中药材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或也可以用本味中药材把握好本味药材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外用,适量,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或鲜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烧存性,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掺食用举例:。治关节炎:老牛错全草一斤,何首乌三两,生地半斤。

禁忌

《中华本草》

血虚及脾胃功能弱者慎服。

《中药大辞典》

《本草经集注》得乌头良。恶麻黄。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野生的林下荒草地道旁。分布全国各地。

采收储藏

春、夏季采收全草及花,秋季挖根,鲜用或除花干外,其余切段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一、飞廉(老牛锉、大力王:二年生多刺草本,高50-120厘米。主根肥厚,伸直或偏斜。茎直立,具纵棱,棱有绿色间歇的三角形刺齿状翼。单叶互生,通常无柄,抱茎;下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2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常大小相对而生,边缘有刺,刺长3-10毫米,上面绿色,具细毛或近乎光滑,下面初具蛛丝状毛,后渐变光滑;上部叶渐小。夏秋开花,头状花序2-3个簇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枝端,或单生叶腋,较柔软,常略下垂,直径。

一、5-2.5厘米;总苞钟形,苞片多层,外层较内层逐渐变短,中层苞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长尖成刺状,向外反曲,内层苞片条形,膜质,捎带紫色。花全为管状花,紫红色,长15-16毫米,花瓣5裂,花丝有毛,花药合生,基部箭头状或耳廓状,尾纤长。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白色或灰白色,呈刺毛状。

中药材植株生长于田野、路旁草丛中。全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2.藏飞廉:与前种主要区别为全株被白色蛛丝状毛,叶片羽状浅裂,裂片近等大,整齐对生;头状花序多单生,较大。花序下有宽条形叶状总苞片,长超过头状花序。

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山坡、路旁草丛中。分布于云南和西藏地区。

备注

飞廉瘦果制成酊剂,有利胆作用,可治黄疸,对于轻度胆绞痛有效。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吕宋豆
下一篇:油蚂蚱
  •  标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