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蘑菇

蘑菇

洋蘑菇和蘑菇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洋蘑菇在《日用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蘑菇科真菌双孢蘑菇及四孢蘑菇的子实体,尤以菌蕾为佳为黑伞科植物蘑菇的子实体。在中医上认为具有健脾开胃、平肝提神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洋蘑菇需要注意的是,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洋蘑菇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洋蘑菇具有健脾开胃、平肝提神的功效。对饮食不消;纳呆;乳汁不足;高血压症;神倦欲眠都有良好的作用。

洋蘑菇具有消食、清神、平肝阳。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洋蘑菇对一、《本草求真》:入肠、胃、肺、《本草撮要》:入手、足太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洋蘑菇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6-9克,鲜品150-180克。可以临床应用于舒筋散:蘑菇酒制750g,木瓜30g,狗脊30g,续断30g,槲寄生15g,当归10g,川芎10g,杜仲(炭)5g,枸杞子10g,牛膝30g,钩藤30g,防风20g,独活30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本品为棕黄色至浅黄色的粉末,味微苦。显微特征:孢子淡黄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4μm,表面平滑。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存在于淡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梯纹管胞纹孔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细的斜向交错纹理。韧皮纤维大多成束,淡黄色,直径16-42μm,壁极厚,石细胞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橙红色或棕色物,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垂周壁波状弯曲,有时含棕色物。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30μm。功能舒筋活血,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拘挛。口服,每次9g,每日2次。(1977年)。

禁忌

《中华本草》

气滞者慎服。

一、《饮膳正要》动气发病,不可多食。二、《本草求真》多食均于内气有阻,而病多发。三、《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风,动气,诸病人皆忌之。

《中药大辞典》

《饮膳正要》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概况

生境分部于秋季雨后发生在菜园、田野、庭园等处。

采收储藏

覆土后菇床上开始形成子实体原基,当室温降至15℃左右时,子实体大量发生。蘑菇在现蕾后5-7d采收,天气冷凉时可在8-10天采收。以子实体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质量最佳。

药材原始形态

菌盖宽4-1-3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不粘,光滑,有时后期有毛状鳞片,白色或近白色;菌肉厚,白色;柄与菌盖色同,近圆柱形,内部松软,充实,长2.5-9厘米,粗8-15毫米,菌环以下部分有丝状纤毛或毛状鳞片,后变光滑;菌环生柄之中部,白色,膜质;菌褶离生,稍密至稠密,中部宽,近白色,后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孢子椭圆形,光滑,深紫褐色。

相关记载

《本草求真》:蘑菇与香蕈诸菇同为一类,但香蕈色白而平,蘑菇则色白而寒也。香蕈能益胃气,不饥,及治小便不禁;蘑菇则能理气化痰,而于肠胃亦有功也。然皆体润性滞,多食均于内气有阻,而病多发,不独蘑菇然也。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九牛七
下一篇:石骨丹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