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花果

无花果

山无花果和天仙果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山无花果在天仙果目前最早的记录于《纲目》,在果部无花果条下的附录项中谓:“出四川,树高八,九尺,叶似荔枝而小,无花而实,子如樱桃,累累缀枝间,六,七月熟,其味至甘,宋祁方物赞云:有子孙枝,不花而实,薄言采之,味埒蜂蜜,”以上所述形态特征与今桑科植物天仙果一致,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果实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果实。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润肠通便、解毒消肿的功效和作用。

山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山无花果具有润肠通便、解毒消肿的功效。对便秘;痔疮肿痛都有良好的作用。

山无花果具有祛风化湿、止痛。主治关节风湿疼痛、头风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腹痛、腰疼带下、小儿发育缓慢。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关节风湿疼痛、头风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腹痛、腰疼带下、小儿发育缓慢。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辛、酸、比较涩嘴,性温和山无花果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15-30克。

概况

生境分部浙江、福建、中国台湾省、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采收储藏

夏季结果时,拾取被风吹落或自行脱落的幼果及未成熟的果实,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8m。树皮白色或灰褐色,皮孔明显;枝条红棕色,幼时被微硬毛;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1-4厘米,密被灰白色短硬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浅褐色,早落;叶片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2厘米,宽3-1-3厘米,中部以上宽大,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圆形、楔形或近心形,全缘或边缘的上半部具浅锯齿,上面稍粗糙,有疏短粗毛,下面叶脉上有短粗毛;基生脉3条,侧脉5-7对,具小疣状突起。隐头花序,花序托(榕果单生或成对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叶腋或叶痕处,球形或近梨形,直径1-2厘米,顶具凸头,幼时被柔毛或短毛,成熟时黄红色至紫黑色,有短梗,长1-。

一、5厘米,基生苞片3,卵状三角形,不脱落;雄花、瘿花同中药材植株生长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或2-4,雄蕊2-3;瘿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5,花柱侧生,短,柱头2裂;雌花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另一植株的花序托内,花被片4-6,子房光滑,花柱侧生。花、结果期间4-8月。

药材原始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8m。树皮白色或灰褐色,皮孔明显;枝条红棕色,幼时被微硬毛;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1-4厘米,密被灰白色短硬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浅褐色,早落;叶片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2厘米,宽3-1-3厘米,中部以上宽大,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圆形、楔形或近心形,全缘或边缘的上半部具浅锯齿,上面稍粗糙,有疏短粗毛,下面叶脉上有短粗毛;基生脉3条,侧脉5-7对,具小疣状突起。隐头花序,花序托(榕果)单生或成对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叶腋或叶痕处,球形或近梨形,直径1-2厘米,顶具凸头,幼时被柔毛或短毛,成熟时黄红色至紫黑色,有短梗,长1-。

一、5厘米,基生苞片3,卵状三角形,不脱落;雄花、瘿花同中药材植株生长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或2-4,雄蕊2-3;瘿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5,花柱侧生,短,柱头2裂;雌花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另一植株的花序托内,花被片4-6,子房光滑,花柱侧生。花、结果期间4-8月。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京菖蒲
下一篇:蹄叶紫菀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