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姜

石姜

石姜和蟑螂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石姜在《纲目拾遗》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蜚蠊科动物美洲大蠊、东方蜚蠊、澳洲蜚蠊的全体为蜚蠊科昆虫东方蠊等的全虫。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散瘀、化积、解毒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石姜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用,立夏之先,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

石姜含有毒素,但毒性不强,需要谨慎服用。

石姜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石姜具有散瘀、化积、解毒的功效。对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石姜具有散瘀消结、解毒利尿。用于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石姜含有毒素,但毒性不强,需要谨慎服用食用石姜对肝、脾、肾有好处,咸,寒性较大。属于有点小毒的药材,食用请注意适量石姜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0.5-。一、5克或1-3只,或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食用举例:治儿疳初起:蟑螂,去头、足、翅,新瓦焙干,常与食之。

禁忌

《中华本草》

孕妇忌用;立夏之先,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

概况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储藏

夜间在厨房、墙角、坑边、仓库等处捕捉,鲜且,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采收后就可以炮制药材了,继续了解石姜炮制方法,《医学入门》去翅、足,炒黄色。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焙干研末。 -《中华本草》

药材原始形态

体椭圆形,背腹扁平,长约2.5厘米,深褐色,有油状光泽。头部向腹面弯曲,大部分隐在前胸下面;头小,复眼1对,单眼2个,口器咀嚼式;触角甚长,丝状,环节圆筒形,约有100余节。前胸背板甚大,中,后胸较小;雄虫有短翅2对,仅掩盖腹部约2/3;雌虫的翘退化,前翅仅呈现2小片,后翅消失。足3对,多毛,胫节及跗节皆长。跗节分为5节,具2爪。腹部10节,末端有尾须1对。不完全变态;初孵的幼虫色白,经一次蜕变而成褐色之稚虫,复经5次蜕变而成成虫。

多栖于人家灶间内,昼隐夜出,喜食菜、饭及液体食物,取食时,每排出粪便及分泌恶臭的液体。

此外,常见的尚有美洲蠊及澳洲蠊等种。体大,均呈暗褐色,雌雄都有翅。

禁忌

《中华本草》

孕妇忌用;立夏之先,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

药材原始形态

体椭圆形,背腹扁平,长约2.5厘米,深褐色,有油状光泽。头部向腹面弯曲,大部分隐在前胸下面;头小,复眼1对,单眼2个,口器咀嚼式;触角甚长,丝状,环节圆筒形,约有100余节。前胸背板甚大,中,后胸较小;雄虫有短翅2对,仅掩盖腹部约2/3;雌虫的翘退化,前翅仅呈现2小片,后翅消失。足3对,多毛,胫节及跗节皆长。跗节分为5节,具2爪。腹部10节,末端有尾须1对。不完全变态;初孵的幼虫色白,经一次蜕变而成褐色之稚虫,复经5次蜕变而成成虫。

多栖于人家灶间内,昼隐夜出,喜食菜、饭及液体食物,取食时,每排出粪便及分泌恶臭的液体。

此外,常见的尚有美洲蠊及澳洲蠊等种。体大,均呈暗褐色,雌雄都有翅。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沙蓬豆豆
下一篇:野荞麦草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