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h
铧头草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铧头草的相关记录

拼音Huá Tóu Cǎo

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尼泊尔堇菜全草带根全草。2~7月有花果时采收。

原形态①白花地丁,又名:宝剑草(《植物名实图考》)。

性味辛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治肠痈:铧头草、红藤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治疗痈、疖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干后即换;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有全身症状者,可取干草1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内服,效果更显着。治疗40余例,均有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铧头草的相关记录

拼音Huá T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Whiteflower Violet

别名地黄瓜、青地黄瓜、烙铁草、犁头草、白花地下、宝剑草、长萼堇菜、翁域、犁嘴草、剪刀菜、紫花地丁、尼泊尔堇莱、紫花地丁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植物戟叶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茎通常较粗短,长5-10mm,斜生或垂直。叶基生,莲座状;叶柄较长,上半部有狭而明显的翅;托叶褐色,约3/4与叶柄合生;叶片狭披针形、长三角状戟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7.5cm,宽0.5-3cm,先端尖,有时稍钝圆,基部截形或略呈浅心形,有时宽棒形,花期后叶增大,垂片开展并且明显的牙齿,功缘具疏而浅的波状齿。花白色或淡紫色,有深色条纹,长1.4-1.7cm;花梗细长;萼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形,长5-6mm,基部附属物较短;侧言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1-1.2cm,下方花瓣通常稍短,距管状,稍短而粗,长2-6mm;雄蕊5,花丝短,花药环生于雌蕊周围;子房卵球形,柱头前方具明显的短喙。蒴果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9mm、无毛。花、果期4-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路边、山坡草地、灌丛、林缘等处。

栽培生物学物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主根较粗短。吉丛生,灰绿或枯绿色,具长柄。叶长湿润展平后,叶片箭头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稍下延于叶柄,边缘有浅波状齿。花柄长于叶,花黄白色,可见紫色条纹。蒴果椭圆形。气微,味微苦带粘性。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已醇2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紫红色荧光。

性味味微苦;辛;性寒

归经大肠;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疡肿毒;喉痛;乳痈;肠痈;黄疸;目赤肿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治肠痈:铧头草。红藤煎汤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恶疮疔毒,红肿疼痛:鲜铧头草,捣烂外敷。(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痈、疖。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千后即换;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有全身症伏者,可取干草1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内服,效果更显着,治疗40余例,均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铧尖草
下一篇:还魂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