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d
大青叶

以下是《中国药典》里面关于大青叶的相关记录

图片大青叶 大青叶 大青叶 大青叶 大青叶 大青叶

拼音Dà Qīnɡ Yè

英文名FOLIUM ISATIDIS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鉴别(1)本品粉末绿褐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成连珠状增厚;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叶肉断面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 第一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100ml,加热回流6小时,提取液浓缩至适量,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07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或15μl,对照品溶液4μl与18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540nm,λ=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碎,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大青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Dà Qīnɡ Yè

别名大青(《本草经集庄》)。

出处《唐本草》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寥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枝叶

性状①路边青叶

炮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预防乙脑,流脑:大青叶五钱,黄豆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备注《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大青,均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大青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Dà Qīnɡ Yè

英文名Indigowoad Leaf, Leaf of Indigowoad

别名蓝叶、蓝菜。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吉。

原形态菘蓝 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00cm。光滑被粉霜。根肥厚,近圆锥形,直径2-3cm,长20-30cm,表面土黄色,具短横纹及少数须根。基生叶莲座状,叶片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15cm,宽1.5-4cm,先端钝尖,边缘全缘,或稍具浅波齿,有圆形叶耳或不明显;茎顶部叶宽条形,全缘,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在枝顶组成圆锥状;萼片4,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3mm;花瓣4,黄色,宽楔形,长3-4mm,先端近平截,边缘全缘,基部具不明显短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3-3.2mm,短雄蕊长2-2.2mm;雌蕊1,子房近圆柱形,花柱界限不明显,柱头平截。短角果近长圆形,扁平,无毛,边缘具膜质翅,尤以两端的翅较宽,果瓣具中脉。种子1颗,长圆形,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长 椭圆形至长圆状倒被针形,长4-16cm,宽1-4cm,先端钝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翼状叶柄;全缘或微波状,上下表面均灰绿色或棕绿色,无毛,羽状网脉,主脉在下表面突出。质脆。气微,味稍苦。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靛蓝(indigo,indigotin),菘蓝甙(isatan)B,靛玉红(indirubin)。还含铁、钛、锰、锌、铜以及钻、镍、硒、铬、砷等无机元素。菘蓝甙水解可变为靛蓝和呋喃木糖甜酸(D-xylo-5-hexulofuranosonic acid)。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路边青叶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痢疾杆菌均有杀菌作用;不论对合霉素、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碱敏感或耐药之痢疾杆菌,对路边青叶均很敏感。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杀灭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波蒙那群、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七日热型也有杀灭作用。本品所含的色胺酮,对引起脚癣的皮癣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MIC(ug/ml),须发癣菌为3.1,红色发癣菌3.1,断发癣菌3.1,大小孢霉3.1,石膏状小孢霉6.3,乳状表皮癣菌3.1,枯草杆菌25,多粘芽胞杆菌50。对杆菌和皮真菌特别有效。

毒性急性毒性 体重18-22g的小鼠10只,用靛玉红(1%西黄蓍胶混悬液)ig,剂量为5g/kg,体积为1ml,每天1次,连续5次,观察1wk,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淡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检查靛蓝或靛玉红)(2)取本品粉末水浸液,置荧光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炮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肝;心;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捣敷;煎水洗。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1.《本草经疏》: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2.《本草从新》:非心胃热毒勿用。3.《得配本草》:虚作泻者禁用。

各家论述1.《纲目》:大青,能解心胃热毒,不特治伤寒也。朱肱《活人书》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故李象先《指掌赋》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笃。诸蓝形虽不同,而性味不远,故能解毒除热,惟木蓝叶力似少劣,蓝子则专用蓼蓝者也。至于用淀与青布,则是刈蓝浸水,入石灰澄成者,性味不能不少异,不可与蓝汁一概论也。有人病呕吐服玉壶诸丸不效,用蓝汁入口即定,盖亦取其杀虫降火尔。如此之类,不可不知。......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朱砂砒石毒。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大青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Dà Qīnɡ Yè

别名蓝腚叶

来源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草大青I. indigotica Fort.、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Strobilanthes flaccidifolius Nees]、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大青木(路边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和蓼科属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的。除蓼蓝叶在6~7月或9~10月分两次采收叶片晒干外,其余几种均在8~10月采叶晒干。

原形态1、菘蓝 相态描述参阅板蓝根项下。

栽培1、马蓝 喜温暖气候,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用扦插繁殖。秋季最后一次采收时,齐地割取茎叶,去掉叶片和嫩梢,捆扎成饼状,直径约1尺,贮于窖中或室外干燥处,挖沟埋藏过冬。第二年清明前后取出,选有芽的插条栽种。栽时按行距1.5尺,株距1尺开穴,每穴插条3~4根,栽深以剪口露出地表为准。生长期间注意管理,11月下旬收割后,要进行培土,并施较浓粪水直至过冬。

化学成分菘蓝、草大青、马蓝、蓼蓝的全草均含靛甙(即吲哚甙indican,C14H17O6N),水解生成吲羟(indoxyl)和葡萄糖。吲羟在空气中容易氧化缩合而形成靛蓝(indigo)。

药理作用1、抑菌:大青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痢疾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青叶稀释度1:100以上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效果。对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七日热型也有杀灭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肝炎,热病发斑,丹毒,疔疮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3~1两。

制剂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取大青叶(菘蓝)20公斤,金银花10公斤,大黄、草河车、羌活各5公斤,加常水煮沸1小时,反复3次,合并煮液,过滤,浓缩至约45公斤。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放置过夜,布袋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8公斤,加入注射用水至2万毫升,冷冻,过滤,浓缩至5公斤。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冷冻,过滤,回收乙醇,浓缩并除尽乙醇。加注射用水至2万毫升,冷冻过夜后过滤,滤液中加入0.2%亚硫酸钠,并调节PH至8,再加入3%苯甲醇混匀后,经3号垂熔漏斗过滤,灌封于2毫升安瓿中,100℃30分钟灭菌即得(每1毫升相当于生药2.25克)。

复方1、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复方大叶青注射液。治“乙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4次。治肝炎,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10天为一疗程。

备注以大青叶为名的异物同名品甚多,除前述者外,尚有:①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野槐树、槐蓝、野青靛)Lndigofera tinctoria L.直立灌木,小枝着生银白色薄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5片,对生,倒卵状椭圆形,下面有毛。花蝶形,红黄色,荚果长2~2.5厘米。我国南部各省多栽培,也有野生。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全草含靛甙,其叶供加工青黛用。在江西、福建个别地区有作大青叶用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一篇:大青木
下一篇:大青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