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c
侧柏叶

以下是《中国药典》里面关于侧柏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Cè Bǎi Yè

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

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

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干燥枝梢。多在夏、秋二季采收,干。

性状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鉴别本品粉末黄绿色。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壁略厚。下表皮细胞类方形;气孔甚多,凹陷型,保卫细胞较大,侧面观呈哑铃状。薄壁细胞含油滴。纤维细长,直径约18μm。具缘纹孔管胞有时可见。

炮制侧柏叶:除去硬梗及杂质。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侧柏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Cè Bǎi Yè

别名柏叶(《金匮要略》),丛柏叶(《闽东本草》)。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嫩枝。夏、秋采收,剪取小枝,晾干。

原形态侧柏(《药性论》)又名:柏(《诗经》),扁柏(《滇南本草》),崖柏、香柏、黄心柏、扁松、云片柏,松蟠、片松、喜柏。

生境分部喜生湿润肥沃的山坡。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干燥枝叶,长短不一,分枝稠密。叶为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扁平的枝上,交互对生,青绿色。小枝扁平,线形,外表棕褐色。质脆,易折断。微有清香气,味微苦,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6~1%,中含侧柏烯、侧柏酮、小茴香酮、蒎烯、石竹烯等;黄酮类中有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等。新鲜侧柏叶的粗制总黄酮含量为1.72%。还含鞣质、树脂、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提取物对小鼠有镇咳(氨水法)、祛痰(酚红法)作用。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所含之醇性皂甙祛痰作用较强,其镇咳成分可能为一种酚性甙。对豚鼠的致喘无明显保护作用(组织胺喷雾法),但能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并可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不能解除乙酰胆碱之致痉作用。叶中所含之黄酮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20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及1000毫克/公斤口服有明显祛痰作用。叶中的有效部分提取物Ⅱ号(醋酸乙酯提取物)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100及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祛痰作用。

炮制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侧柏炭: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①《药性论》:"与酒相宜。"

复方①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各家论述①《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

备注西藏地区所用的侧柏叶,为喜马拉雅柏木和曲枝柏的叶。上述植物的种仁,在当地亦作柏子仁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侧柏叶的相关记录

拼音Cè Bǎi Yè

别名柏叶、扁柏叶、丛柏叶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与叶。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性状1.性状鉴别 枝长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26%,油中主成分为α-侧柏酮(α-thujone),含侧柏烯(thujene),小茴香酮(fechone),蒎烯(pinene),丁香烯(caryphyllene)等。还含脂类成分: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癸酸(capric acid)。又含黄酮类成分:柏木双黄酮(cupressuflavo-ne),芹菜素(apigenin),槲皮甙(quercitrin),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槲皮素-7-O-鼠李糖甙(quercetin-7-O-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3-O-鼠李糖甙(myricetin-3-O-α-L-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等。另含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海松酸(isopimaric acid)。

药理作用1.镇咳作用 本品煎剂的醇沉部份、醇提取液10g/kg及其提取物黄酮25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由SO2所致的咳嗽,均有镇咳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乙醚析出物及酚性物对小鼠氨熏法所致咳嗽;均有显着的镇咳作用。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故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

毒性侧柏酮在其对动物无害的剂量(1-10mg/kg)时,既不影响大鼠的自发活动,也不改变其后天学得的行为(只是使此种行为更加协调),很大剂量也不影响大脑皮层的呼吸活动。小白鼠口服60g/kg,观察72小时,未见死亡,腹腔注射水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5.2g/kg,水煎剂醇沉淀后的制剂则为30.5g/kg,毒性不大。小鼠灌胃侧柏叶煎剂60g/kg,观察72小时、未见死亡;小鼠腹腔注射急性LD50为15.2g/kg,水煎剂经醇沉后部份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0.5g/kg;表明水煎剂经醇沉后,毒性就明显降低。侧柏叶的石油醚提取物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964mg/kg;大白鼠分别从相当临床剂量的20倍(即24g/kg)和40倍剂量(48g/kg)的煎剂连续灌胃6周,除动物活动减少,食量比对照组稍有减少外,对生长、肝功能、血象及病理检查均有明显影响。

炮制1.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

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药性论》:与酒相宜。《本草述》:多食亦能倒胃。

复方十灰散《十药神书》;柏叶汤《金匮要略》;四生丸《妇人良方》;槐花散《本事方》;双柏散《经验方》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侧耳
下一篇:侧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