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c
檫树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檫树的相关记录

拼音Chá Shù

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

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udosassafras tzamu Lecomte; P. laxiflora (Hemsl.) Nakai],以树皮入药。秋后采集,晒干。

性味甘、淡,温。

功能主治祛风逐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檫树的相关记录

拼音Chá Shù

别名蔡木(《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樟、半枫樟、枫荷桂(《广西药植名录》),天鹅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檫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5米。幼时树皮黄绿色,平滑,老则变灰褐色,有纵裂;幼枝有毛,后渐脱落。叶互生,或聚生于枝端;叶片阔卵形至椭圆形,全缘或上部2~3裂,长10~22厘米,宽4~1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有时两侧不对称,近基部通常有3出脉,下面幼时有毛,后脱落;叶柄长1.5~5厘米。花小,黄色,杂性异株;短圆锥花序顶生,先叶开放;花被片6,披针形;能育雄蕊9,不育雄蕊3,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雌蕊1。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5毫米,表面有蜡质粉,果梗淡红色,肥大。花期3~4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黄樟醚。根皮含鞣质5~8%。树皮的挥发油中含黄樟醚和丁香油酚。树皮含鞣质3.54~11.0%。种子含挥发油2~3%。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微温。"

功能主治治风湿,腰肌劳损,扭挫伤筋,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半身不遂:檫树根皮(去栓皮,酒炒)一两。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檫树的相关记录

拼音Chá Shù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assafras

别名独脚樟、半枫樟、枫荷桂、天鹅枫、山檫、青檫、桐梓树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檫木的根或茎、叶。

原形态檫木,落叶乔木,高达35m。幼时树皮黄绿色,平滑,老则变灰褐色,有纵裂;幼枝有毛,后渐脱落。叶互生,或聚生于枝端;叶片阔卵形至椭圆形,金缘或上部2-3裂,长10-22cm,宽4-15cm,先端尖,基部楔形,有时两侧不对称,近基部通常有3出脉,下面幼时有毛,后脱落;叶柄长1.5-5cm。花小,黄色,杂性异株;短圆锥花序预生,先叶开放;花被片6,披针形;能育雄蕊9,不育雄蕊3,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雌蕊1。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5mm,表面有蜡质粉,果梗淡红色,肥大。花期3-4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密林中。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深根性,萌芽性强,生长快。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壤上均能生长良好,陡坡土层浅薄处亦能生长,西坡树干易遭日灼。喜与其他树种混种,但水湿或低洼地不能生长。

化学成分檫木根中含右旋D-芝麻素(D-sesam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丙烯醛(piperonylacrolein),右旋律,3-二羟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烷〔2,3-d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去甲氧基刚果荜澄茄脂素(demethoxyaschantine)及挥发油。

性味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半身不遂;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半身不遂:檫树根皮(夫栓皮,酒炒)一两。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扭挫伤筋: 擦树皮或根或叶,加蛇葡萄根捣烂,拌和酒糟,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③治腰肌劳损,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擦树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浸酒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胃病,风湿,半身不遂。茎叶:核风,去湿,治浮肿,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上一篇:残槁蔃
下一篇:橙黄玉凤花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