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药材的识别方法

天麻生于林下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多的砂质土壤及腐殖质土为佳,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冬、春两季采挖。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即放入清水或白矾水中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即可供药用。

天麻药材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cm,宽2-6cm,厚1-3cm,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外皮剥落或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纵皱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味甘,微辛。

冬季采挖的叫“冬麻”,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质佳;而春季采挖的“春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质量逊于冬麻。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