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鉴别方法

母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茺蔚,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尽、急性肾炎水肿等病症。

【来源】

益母草,又名红花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Ius Sweet的地上部分。

【产地与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鉴别要点】

益母草主要特征:茎方柱形有凹沟,密被糙伏毛;叶交互对生,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三片,中部叶分裂成线状,下部掌状叶三裂;叶腋可见环状紫红色的小花。气微、味淡。

【名典鉴别】

1、《神农本草经》:“充蔚子。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一名益母,一名益明……生池泽。”

2、梁·《名医别录》曰:“茺蔚生海滨池泽,五月采。”

3、陶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叶如荏,方茎,子形细长,有三棱。方用亦豨。”

4、宋·苏颂曰:“今园圃及田野极多。郭璞注《尔雅》云: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节节生花,实似冠子,黑色,茎作四方棱,五月采。又云九月采实,医方稀有用实者。”

5、寇宗奭曰:“茺蔚初春生时,亦可浸洗,淘去苦水,煮作菜食。凌冬不凋悴也。”

6、明·李时珍曰:“茺蔚近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歧。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药肆往往以作巨胜子货之。苏颂图经谓其叶似荏,其子黑色,似鸡冠子,九月采实;寇宗奭衍义谓其凌冬不凋者,皆误传也。此草有白花、紫花二种,茎叶子穗皆一样。但白花者能人气分,红花者能人血分,别而用之可也。”

7、清·《本草从新》、《本草求真》多言功效主治及禁忌,未言形态。

【快速鉴别】

益母草茎呈四方柱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约5mm。表面灰绿色,密披糙伏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完整者下部日十掌状3裂,中部叶分裂成多个长圆形线状裂片,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脱落,花序上的苞片全缘或具稀齿,花萼宿存、筒状、黄绿色,萼内有小坚果4粒(即茺蔚子)。气微,味淡。

【类似品】

1、白花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白花益母草L.artemisa(Lour.)s.V.Hu Var albiflorus CMago s.Y.Hu的地上部分。本品为益母草一个变种,主要区别为变种的花冠呈白色。分布于东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2、细叶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细叶益母草L.sibirica L.的地上部分,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均自产自销。形状是茎中部叶卵形,基部叶楔形,掌状叶3全裂,裂片再羽状分裂成线状,花序上的苞片明显3深裂,小裂片线形。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