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红芪不同

黄芪古称黄耆,是一味常用补气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其名“耆长也,黄者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又名“绵黄芪”(产于山西绵上一带)、“箭黄芪”(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等地。山西浑源、代县、应县、繁峙等地栽培黄芪的历史已有几百年,质量较好,甘肃、河北等地近几年也开始大量栽培黄芪。

黄芪在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药材整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质量以身干、条粗长、皱纹少、粉性足、质坚实而绵、味甜且豆腥气浓者为佳。

红芪又名“红皮芪”,是黄芪的易混品,其功效同黄芪,历史上曾经是黄芪的一种商品规格。因红芪来源和性状与黄芪不同,《药典》已经将其单列,其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等地。

红芪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药材整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灰红棕色(红褐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质量以皮色红润,根条粗而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