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毗卢帽、九环锡杖、锦襕袈裟是什么样子的

05-24

袈裟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描写:“看这长老打扮起来,比昨日又甚不同,但见他:身上穿一领锦襕异宝佛袈裟,头戴金顶毗卢帽。九环锡杖手中拿,胸藏一点神光妙。通关文牒紧随身,包裹袋中缠锦套。行似阿罗降世间,诚如活佛真容貌。”文中长老即唐僧,头戴毗卢帽、身穿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是他最正式的装束,原著里多处提到,已成为读者心中唐僧的标准形象。

金顶毗卢帽是唐太宗所赐。太宗魂游地府之后,要修建水陆大会超度无主孤魂,让魏征、萧瑀、张道源三位朝臣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最后选中陈玄奘。太宗赐玄奘“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第十一回)。毗卢帽又称毗罗帽或僧帽,《三才图会》“僧帽”条云:“自释迦以金缕僧伽黎衣相传,故其衣有无垢、忍辱之名,其帽未之前闻,谅亦与僧衣同流耳。”明代毗卢帽四周做成如意云头或莲瓣形,前后较高,两侧稍低,顶部可缀帽顶。毗卢帽上常加戴五佛冠(五智宝冠),冠由五片冠叶连缀而成,上饰五方佛——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冠两侧垂有长缨一对。在各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头上戴的实际是毗卢帽加五佛冠。

双林寺明代彩塑的毗卢帽

日本《清俗纪闻》所绘毗卢帽、五佛冠

当代僧人使用的毗卢帽(左)和五佛冠(右)

九环锡杖和锦襕袈裟是如来交给观音菩萨的两件宝贝,如来说:“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第八回)。”

锡杖音译为吃弃罗、隙弃罗,意译作锡杖、声杖、鸣杖等。《得道梯橙锡杖经》云:“所言锡杖者,锡者轻也,依倚是杖,得除烦恼,出于三界,故曰轻也;锡者明也,持杖之人,得智慧明,故曰明也;锡言不回,持是杖者,能出三有,不复染着,故曰不回。”锡杖杖首用锡、铜、铁等金属为股,卷曲成塔形,贯以小环,摇动时能发出声响。僧侣手持锡杖可用来惊退地上虫蛇,年迈者可作为扶持之物,到檀越(施主)家乞食时,在门前执锡杖摇动发声以提示主人。《释氏要览》还提到锡杖的两种形制:“若二股六环,是迦叶佛制;若四股十二环,是释迦佛制。”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真身宝塔地宫出土了三件锡杖,分别为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鎏金二股六环铜锡杖、纯金二股十二环锡杖。可见实际使用的锡杖在四股十二环、二股六环之外还出现了其他形制。《西游记》描写的“九环锡杖”未见佛经记载和相似实物,观音菩萨曾对唐太宗说:“我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可推知九环锡杖是以九节仙藤为竿,杖首为“铜镶铁造”,缀有九枚小环,若将环平均安排,应是分作三股。

法门寺出土唐代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

法门寺出土唐代鎏金二股六环铜锡杖

法门寺出土唐代纯金二股十二环锡杖

当代僧人使用的锡杖

袈裟又译作迦逻沙曳、迦沙等,《续一切经音义》云:“袈裟,上音加,下音沙,梵语讹也,具足应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或云坏色,以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故简异之。”《释氏要览》记载:“盖法衣有三也,一僧伽梨,即大衣也;二郁多罗僧,即七条也;三安陀会,即五条也,此是三衣也……三衣之名,无正翻译,皆从人强名之也,谓,见安陀会有五幅,便唤作‘五条’;见郁多罗僧有七幅,便呼为‘七条’;见大衣条数多,故名‘杂碎衣’也。夫大衣者,三衣中主,最为殊胜故……七条名中价衣,谓不贵大衣、不贱五条故……五条名下衣,谓在七条下故。”由于袈裟是先裁成片再进行缝缀,并有一条条的边襕,形似田亩稻畦,故也叫福田衣、田相衣。

明代将僧人分为禅僧、讲僧和教僧,并规定:“禅僧,茶褐常服、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红袈裟;教僧,皁常服,黑绦,浅红袈裟。僧官皆如之,惟僧录司官袈裟绿纹及环皆饰以金。”其中僧录司官的袈裟因装饰织金边襕而称作“金襕袈裟”,等级最高。

锦襕袈裟即以织锦为缘边,但整体装饰远非普通袈裟可比。《西游记》第十二回对锦襕袈裟有详细描述:

“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筘。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

作者使用大量艺术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锦襕袈裟的珍贵,也正是这样一件宝物,被孙悟空一番炫耀,勾起观音院金池长老的贪念,又惹来黑熊精趁火打劫,直到搬请观音菩萨出马才把袈裟找回。

明代红地彩绣缠枝花四合云纹袈裟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同样是宝物的九环锡杖并未引出特别曲折的情节,但在过通天河时,猪八戒发现了它的用处。由于师徒要在冰上行走,八戒让唐僧把九环锡杖横在马上,他的理由是:“凡是冰冻之上,必有凌眼,倘或躧着凌眼,脱将下去,若没横担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个大锅盖盖住,如何钻得上来?须是如此架住方可。”显然八戒是对的,于是大家都听从他的建议,唐僧横担着锡杖,行者横担着金箍棒,沙僧横担着降妖宝杖,八戒肩挑行李,腰间则横着钉钯,师徒们放心前进。由于妖精用计破开冰面使唐僧沉入河中,锡杖没能发挥作用,但作者却借猪八戒之口教给读者一个很实用的冰上行走“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