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真实历史: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三大谜团

05-24

文成公主

和亲真能止战?文成公主真实历史非常残酷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

按正规说法,这是大唐正式和吐蕃结成了秦晋之好。

但其实,按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这绝对不是好话。因为真正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一点都不好。

历史上,秦晋两国就是连续数代结亲,连续数代打仗。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老爹也是这么总结的。

文成公主进藏本来就是两个王朝军事博弈的产物。公元638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三年前,松赞干布率兵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县),用武力威胁大唐:“你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发兵攻你城镇。”大唐松州长官不敌吐蕃大军,当地不少部落出逃。这年八月,唐军派出李靖的徒弟侯君集出战吐蕃,这次唐军获胜。唐军将领牛进达夜袭吐蕃大军,造成吐蕃全军混乱。

松赞干布还想继续作战,但手下有8名大臣拼命劝阻(真自杀了),不得不撤军。较量过后,吐蕃承认了大唐的实力,老老实实的派出了大臣禄东赞去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公元641年,16岁的文成公主嫁给了24岁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初,吐蕃赞普还很够意思的表示:“咱两家李家和悉补野家(吐蕃赞普的家族姓氏)是亲戚,应该互相帮助,大表哥你要是手下有人反对你,我出兵帮乐揍他。”

到李治继位中后期,两家却弄的势同水火。这归根结底还是吐蕃体制的错。吐蕃的扩张有战略利益需要,也和它的政体、军事机器有关。

吐蕃其实是诸多贵族重臣和赞普联合执政,赞普家族有笨教神话背书保证其神圣性和权威性,但并不能控制全国军队。赞普家族的直系武装是所谓的王“茹”,只能控制吐蕃六分之一左右的军队,它比其他任何一家贵族实力都强,但不能直接让其他家族都彻底臣服。赞普与诸大臣矛盾不断,松赞干布以后几位赞普又都短命,客观上为噶尔家族这样的强势贵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吐蕃新征服的土地上,“王田”也就是吐蕃王室直属的土地只占一部分。贵族们的官田比起王田来只多不少,而且哪个部落在对外征战中出力较多,就对新征服土地的发言权越大,他们可以优先挑选牧场和土地作为部落公共财产。对外征战,可以让噶尔家族等权势家族拥有对吐蕃军队的控制权,新征服的土地也是他们的财富来源,更可以用新征服的土地收买效忠于自己的部落。于公于私,对吐蕃贵族来说,战争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因此吐蕃的战争机器不能停下来。吐蕃的扩张自然和大唐产生了矛盾,这才有了一连串的战争。

文成公主死于公元680年,在她去世前吐蕃和大唐已经在大非川等地展开了多次战争,数十万唐军将士死在论钦陵的指挥下。大唐和吐蕃自公元641年结亲,到吐蕃灭亡的842年,201年间双方进行了179场战役,几乎是每年一场,真是堪称“秦晋之好”的典范。

文成公主进藏 :三大谜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工匠厨役。在文成公主丰盛的嫁妆里,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种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吐蕃人民得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消息后,一路上都有人备了礼物和交通工具来接送。松赞干布按照唐朝礼制,从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亲自迎接文成公主,并在那里隆重地举行了婚礼。他与李道宗相见,是以儿子女婿这种晚辈的身份,以表示敬意。

随后,松赞干布带着文成公主回逻些。这年藏历4月15日,逻些百姓像过盛大节日似的,载歌载舞,迎接文成公主进城。松赞干布非常宠爱文成公主,还按照唐朝的建筑模式,在逻些专为文成公主造了一座宫殿。至今在拉萨的大昭寺及布达拉宫中,都供奉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塑像。那么文成公主入藏到底产生了哪三大未解之谜呢?

“曲径行回两城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重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踏破丹梯崖似岩,凿开石锁坦为关。往来茶马从此过,地大势高一线川”——这是清乾隆年间,青海乐都诗人钱茂才笔下的唐蕃古道景象。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往来的官道,全长3000余公里,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即经此道。它不仅把青藏高原和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然而,在漫漫历史中,唐蕃古道的原始面目早已模糊。它留下的诸多谜团,依旧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说。

“日月山”源于文成公主

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大约70公里的日月山,在广阔的草原上一眼望去就是两个小山包,但这里的海拔其实已经达到了3510米。日月山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朝东望是农区,朝西看是在青海湖畔展开去的无边草原。这里是通向青藏高原深处的要道,因为有着文成公主途经此地铜镜坠地化为日月的传说,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在盛夏的7月抵达这里时,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和风煦日,但一阵云起,气温就迅速降到了穿着大衣也不嫌热的地步。

有很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唐蕃古道要地“赤岭”的所在。在当地随处可以买到的各种旅游书籍上,此种说法也随处可见。有考察团在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后院的石刻堆中“意外”地发现了“唐蕃界碑”的碑首。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月山山口出土的。根据史书记载,唐与吐蕃划界立碑之处,就在赤岭。这是不是就能证明赤岭就是日月山?对此考察团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而是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今日月山即唐赤岭的说法是有反对的声音的,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宗俊就认为,唐赤岭的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卓尼县羊巴城以西十多公里处的洮河北岸。他指出首先,唐赤岭为今日月山之说的来源首见于日本学者佐藤长承袭法国学者石泰安之说,石说出现于1952年。但据藏学家吴均先生研究,藏史上有“于唐境公谷梅如地方凿岩石为日月图像”以象征“在天为日月,在地只甥舅”之说,但“梅如并不是今青海日月山,这一点毫无疑问”。今日月山之得名,“据传乃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之故事,普遍流传则在17~18世纪。它只是一首美丽的动人心弦的诗歌素材”。因此今青海日月山得名与唐蕃分界有关的说法是存疑的。

其次,史书关于赤岭的明确记载见于北魏宋云的行纪。但结合宋云的记载和今天的实地考察,会发现如果将赤岭假定为今日月山的话,在行程和时间上是有不少矛盾的。但如果将赤岭的位置安排在今洮河一带,则可较好地解说。

确定赤岭的位置,也是为了给著名的石堡城定位。按照史书的记载,赤岭就在石堡城以西20里。唐前期,对于石堡城的争夺,是唐与吐蕃之间最惨烈的交锋之一。

《旧唐书》载,开元十七年朔方大总管信安王祎攻陷石堡城,但开元二十九年又被吐蕃攻陷。唐玄宗震怒。为了重新占领石堡城,玄宗及其将帅颇费筹划,几经努力,并不惜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天宝四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石堡城不克,随即被玄宗借故贬杀。继任节度使王忠嗣在玄宗的屡次催逼下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失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玄宗对他这个回答很不满意,但王忠嗣认为:“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可见在他眼中攻取石堡城之难。决心要掌握石堡城的玄宗于是再次换将,贬王为汉阳太守,授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最终在天宝八年,攻克石堡城。

但此次战役唐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史载,哥舒翰为夺取石堡城首先投入了六万三千人的庞大兵力,且均为边军劲卒,并逼迫负责攻城的两位下属裨将立下了三日攻克的军令状。结果正如王忠嗣所言,唐军“士卒死者数万”。与之相比,吐蕃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有限的,“但以数百人守之”,只是在战前“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最后被唐军俘获的也只有悉诺罗等四百人。大诗人李白后来有嘲讽哥舒翰的“西屠石堡换紫袍”之句,并非随意而言。

李宗俊认为,从唐军的攻击遇到巨大困难可以推断,“三面险绝”的石堡城在地理方面的优势是巨大的。而今卓尼县羊巴城的险绝地形恰与之相符。相较而言,青海日月山附近的古遗址“坐落在土坎上,周围地势开阔,从最近湟水处计算,土坎相对高度不过二十米”,谈“险绝”似乎过了些。另外,如果假定石堡城就是今羊巴城所在,也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其战略意义。这个“石堡城”所在的洮州地区是交通和战略要地,以西就是唐时所称的黄河九曲地区。睿宗年间,吐蕃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获取了本属唐境的九曲之地,从此整个陇右南部地区完全暴露在吐蕃威胁之下。唐的这一重大战略失误,直到石堡城被收复并稳固占领,才得到了弥补。不过对于李宗俊的说法,也有不少反对意见。看来对于唐蕃古道的众多谜团,还有待更多史料以及实物的证据。

2014年五六月间,由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18位考古专家组成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考察了沿线44处考察点。一般认为,唐蕃古道分为东段和西段两部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指出:“西段就是从鄯州到吐蕃牙帐(拉萨),这是唐蕃古道的主体部分,它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文献记载的驿道,由玉树经聂荣、那曲至拉萨;南线即从玉树经四川石渠县、德格县,进入西藏江达县,经察雅、芒康、林芝、工布江达进入拉萨,是近些年通过考古发现逐步确认的唐蕃古道的新支线”。张建林说,文成公主从西安出发,究竟走了多长时间,是由北线还是南线进入西藏,由于缺乏确切的史料记载,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东段同样也可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南路,即从长安出发,沿渭河北岸先到马嵬驿(今咸阳市兴平县),穿过周原和古都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进入陕甘交界的陇山,出大震关,过天水、甘谷、陇西、渭源至临洮,在临洮又分为两条支线,一路由临洮北行至兰州,经今民和、乐都至西宁;一路由临洮西行,经今临夏、永靖、民和、乐都至西宁。

在这复杂的路网结构中,哪条是主路,哪条是辅路,还是并无主辅之分,只是行者临时的选择,都并没有肯定的答案。结合历史记载可以知道玄宗西逃,金城公主入藏都曾经过马嵬驿,可见走的是南路。因此也可推断文成公主入藏同样是走此路。而隋炀帝李广于大业五年亲率规模浩大的队伍由南路至西平(西宁)击吐谷浑,其车驾也是选择南路。此外,名僧玄奘及一些边地官员等亦是由南路到兰州(玄奘由长安至兰州转行武威入西域)、西宁或入蕃。由此可见,南路在长安至西宁间的交通上似乎应该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从实际的地理情况上看也可以为此得到解释:兰州线路程较短,但临夏县更加通畅平坦,对于大队人马来说优势就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