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最早叫什么_指南针最早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05-23

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指南针最早叫司南,据章鸿钊编著《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载司南的最早的文献是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从《鬼谷子》中的记载可以看出,郑人去“取玉”,必须要带上司南,就是为了避免方向的迷失。

扩展资料:

早期司南延申——磁勺:

磁勺是一种天然磁石琢成的勺形指向器,当它被发现的时候,其状取法北斗七星,名称则沿用“司南”。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篇》说:“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句中的“地”一般解释为“地盘”,也可能是“池”字误写。这句话应释为:勺状的司南,放在“地盘”上,或投入盛有适量液体的容器中,它的勺柄必然自动指向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的形式叫什么、

指南针最早形式称司南,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原理他只能说“亦天性也”,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有指向之用应无异议,具体形状却有争论,早期研究者判定为天然磁石为勺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近有人研究“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

“酌”义有:

本义:斟酒

酌,盛酒行觞也。―《说文》

尸升,坐取爵酌。―《仪礼DangerCode;有司彻》。

酒曰清酌。――《礼记DangerCode;曲礼》

斟酌,择善而行

《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酌今昔而减之。―清DangerCode;洪亮吉《治平篇》

“柢”义有:

根、本

柢,本也。―《尔雅DangerCode;释言》

柢也者,本之所以建生也。―《韩非子DangerCode;解老》

蟠木根柢。―《汉书DangerCode;邹阳传》

虽不能否定王充之前有“磁石为勺配合地盘”司南,但王充所了解司南很可能已是一种水浮司南,正因为华夏是司南原始发明地所以司南才有诸多改进形式,如缘靠、丝悬、水浮、尖顶等,目前最早见于航行用途记载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与1207年英国A. Neckam的《论器具》中说法几乎一样:航海时“白天云遮太阳,或夜间黑暗不辨方向时,使用磁铁摩擦铁针,针停时指南北,”与英国几乎同时法国和稍晚一点的意大利也有了首次指南针的记载。另外,水浮司南也可适用于航海,因为体积不大并非像某些人认为那样容易泼洒,近来曾在青岛和海南发现明代瓷质水浮司南,尺寸大至为:最大外径9.5厘米;上有盛水同心圆孔径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围青花釉绘刻度,底座、四壁厚实坚固,估计是去水收藏,用时加水。现代液体罗盘基本原理类似,不过改进采用了密封技术。

磁偏角的发现

1041北宋庆历元年司天监杨惟得著《莹原总录》“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壬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区方直之正也。盖阳生于子,自子至丙为之顺;阳生于午,自午至壬为之逆;故取丙午王子之间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

1088/1095年沈括《梦溪笔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1115寇宗大《本草衍义》“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

西方了解磁偏角晚的多了不提也罢。

关于旱罗盘

旱罗盘即现代指南针基本形式,有说法是意大利人发明,但很难找到可靠资料,阿拉伯人有稍早记述资料,所以阿拉伯人承认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认为经过了他们有效改进后才传入欧洲的,所以要求改进的光荣,而中国关于旱罗盘目前未发现早于西方的明确记载,不过近来在江西临川一座葬于公元1198年的宋墓里发现一俑(标写“张仙人”),手持一明显似风水罗盘“亦是旱罗盘”物,笔者认为旱罗盘中国也可能早于西方使用,但可能先发明于江南沿海(如泉、广)一带应用,故博学如沈括也未见到,今后尚须考古文物工作者努力。内陆后世旱罗盘则多用于风水罗盘和校时罗盘,如174/l189曾三异《同话录》“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地螺”便可能是一种校时罗盘,笔者曾见到一年代不知小型木盒式古物罗盘,打开后中拉直一线大概是什么子午丙壬间缝针?主要用途是校时。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的方位文化中经历了从天文学方法定位再以磁学方法制成司南,最后由司南演变成指南针的三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测定方位技术的不断完善。

扩展资料:

指南针原理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体,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古人已经发现。

中国的磁针和罗盘先后经由陆水两路西传,曾给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史学界认为磁针浮在水中的水罗盘与指南针一脉相承,是中国的发明。1985年江西临川南宋朱济南墓出土的“张仙人”俑手持的旱罗盘证明:旱罗盘的发明权也属于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的形式叫什么?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和《山海经》书中便有了关于慈石的记载,而在这一时期的《鬼谷子》书中和《吕氏春秋》书中还进一步有了慈石吸铁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博物馆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这里要指出关于指南车的问题,历史上传说黄帝(约公元前47世纪)和西周周公(约公元前21世纪)曾制造和使用指南车,但是经过后来的文献考证和模型制作试验,都已证明指南车与指南针没有关系,汉代以后
的指南车是依靠机械结构,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也有指南车的模型展出。

汉语大辞典:

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3.司南车的省称。

4.犹司晨。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是什么

司南,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 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 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指南针最初的名字是什么

司南
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传统的观点认为司南是我国汉代甚至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春秋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在采矿、冶炼中,逐渐认识了磁石。到战国时期,就有人用磁石做成器具来判定方向,当时叫“司商”它是在一个无沿的方盘上放置一只水勺似的磁石,水勺的柄端向南指。到北宋后期(公元11世纪),中国人民创造了人工磁铁,此后又创制了“指南鱼”把用磁钢片制成的“鱼”放在水面上,以此指示方向。后来经过反复研究改进,又把磁钢片改成细小的磁钢针,并使它的尖端成磁北极,末端成为磁南极,这就成了指南针。
  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对于指南针的制作和使用,作了许多科学的说明和分析。到了14世纪初,指南针才由中国传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