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历史真相,决非《史记》记载那么简单

05-30

长平之战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基本上是遵循着真实记录古籍史料,存疑处不做修改分别记录的原则。

那么我们先分析史记中,对于长平之战的几处记录。

《史记》秦本记中对于长平之战只有下面这一句。

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按理说,这场仗对于秦国是在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仗,且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为什么只用了这么只言片语就略过了?

其实在看《史记》秦本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感觉的到,关于秦国大事要事,均是寥寥数语就结束了。

原因是司马迁是汉朝人。汉朝是推翻秦朝得的天下。作为史官又不能说假话给秦泼脏说,或者说不愿给秦泼脏水。那么就只能少说话,拣一部分真话来说。这就导致了秦本记的不够丰满完整。

再回到长平之战这个话题。秦攻韩上党,上党军民违抗韩王命令降赵。赵发兵抗击秦,相持不下。后来秦派白起出战,破赵,杀赵军四十余万。这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争议的关键,在于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以及这四十余万是不是投降被杀?

继续往下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白起王翦列传中,对长平之战记载的大体内容和之前的秦本记的内容差不多,但更详细。

在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四月,赵安排廉颇为将。六月,秦取二鄣四尉。(秦夺了二座城池,杀了四个偏将。)七月,赵军筑墙防守,又被秦军攻破,杀了二个偏将。从此之后,廉颇坚守不出。

从这上面几句话中可以看出来,秦军当时确实强于赵军,不是廉颇不想打,是打了没打过,所以才坚守不出。之后秦国出反间计,诱使赵国用赵括替代廉颇。赵括熟读兵书,也跟随父亲赵奢一起参与了多场战役,真的是一个废物吗?如果赵括是个废物,在这个事关国家存亡的大战中,赵国会轻易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吗?

事实上,秦国之所以要用这个反间计,不是因为赵括弱于廉颇,恰恰是因为赵括理论上强于廉颇。

只有赵括比廉颇强,赵国才会对秦国的反间计深信不疑。只有赵括当了赵军的统帅,赵军才不会龟缩防守,而是出来决战。秦国这个反间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早日决战,以解决这场持久战,对自己的不利。具体的战争细节,就是赵括中了计,然后被断了粮道,四十六天之后,赵括带精兵亲自出战,被秦军射杀。

赵括死后,四十万赵军投降,被白起以怕赵军反复为由坑杀。这段关于长平之战的描述,非常的不合常理。在第二年的九月,秦军攻邯郸,秦王想让白起为将,白起有以下的言论: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秦破长平之战的赵军,秦军死者过半。长平之战,秦军发兵四十万攻打赵国,死者过半,也就是死掉了二十万人。赵军还剩四十余万等着被坑杀,秦军只剩二十万,怎么包围?因此赵军是不可能被坑杀四十万人的。

继续往下看。

《史记》赵世家中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原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彊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彊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这里同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一样,四十余万赵军被坑杀。上文已经分析了不可能坑杀四十万赵军,这里不再复述。

再继续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长平之战的记载。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这里面的蔺相如以及赵括母亲和赵王的对话,成为了赵括纸上谈兵的铁证。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史记》燕召公世家中的记载。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

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国胡服骑射,是除秦国之外,六国中最强的存在。而燕国一直都很弱小,经常被齐国欺负。长平之战后,燕王壮起胆子,要打赵国,而且还要举兵以五敌一,可见赵国确实在长平之战中年轻人都死光了。

现在我们把这些信息联合起来分析一下。首先秦军强于赵军,这是在长平之战一开始就能够肯定的。秦军四十万和赵军四十五万,在长平对峙了三年,粮食消耗巨大,在史书中,有赵王多次遗使向别国借粮的记载。

秦国同样也被这场持久战折腾的产生了粮荒。秦国用反间计,是想尽早和赵军决战。

再看兵员构成。秦王发河内郡十五岁以上者前往长平助阵,可见除秦国留在各处边境的抵御的边防军,已经是倾全国之力,在进行长平之战了。

这种情况下,实力远弱于秦国的赵国能怎么应对?

史书记载,赵王发国内九岁以上,六十以下的男性,加入长平之战。战国末期,七国总人口二千万。赵国总人口三百万左右。由于战国时期战事不断,成年健康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差距应该非常大。

所以能剩下来的男丁,恐怕也剩下不了多少了。所以有‘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这么一句话。战争一打起来,象这二百四十个小孩一样的新兵蛋子,一定是最容易当炮灰的。打到最后,还能剩下240个小孩,可见赵军中的小孩数量不少。这么多的小孩在部队中充数,整体赵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白起说秦军死者过半,有人认为是在之后的邯郸之战中战死的。

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死了多少人,我们现代人只能翻史料分析,秦王不可能不知道。白起这话是对秦王说的,即使有夸大,也不会太过份。

四十万秦军,十几万的伤亡肯定有。秦军都是青壮,尚且战死了十几万,中计被围的赵军难道会死少于秦军的数目?就算白起崇拜吴起,不看孙子兵法,也不可能会用少于赵军的部队,来围困赵军。

所以我肯定,经过长平之战前期阶段,到了被围困,赵军至少已经被消灭了二十万以上,剩余数量不会在十万以下。因为如果数量太少,秦军不会让赵军有机会在包围圈里呆了四十六天,而且还有能力突围。

在围困开始,到数次突围逃不出去,直到赵括亲自突围,这个阶段赵军剩下的数量最多一二万。理由很简单,有哪个将领会在手下还有四十万人的时候,亲自充当敢死队突围?

赵国军法:将死,护卫死罪。赵括四十万大军都在,护卫军也会拼死不让赵括带头突围。可以推测得知,当赵括突围时,赵军的数量已经不多。

既然赵军数量不多了,怎么坑杀四十万?

邯郸市胡服骑射雕像

1995年,高平市永录村在长平之战的遗址上,发掘了大量赵军遗骸。遗骸身边的钱币、箭头、武器等等都在,可见是战斗被杀后匆匆掩埋的,不可能是放下武器投降被杀。相信随着考古发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能够更早的解开关于长平之战的迷团。

来源:今日头条@难得浮生闲半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