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过程:电影长津湖真实历史背景

05-25

长津湖战役电影

经过近两百天的拍摄,战争史诗巨制电影《长津湖》拍摄完成。在杀青现场,主演吴京、易烊千玺和导演林超贤一起举瓶“碰杯”留念。

这部待映电影描述的真实历史场景究竟是怎样的,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严酷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一路追击,扭转了战争局势。在零下40多度的极端天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们被冻成冰雕,却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这样的英雄故事,怎么不让人闻之落泪?71年后,博纳影业将这段冰与血凝聚的战役——“长津湖之战”搬上大银幕,在令人泪目的同时,也将带着人们重回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中。

提起朝鲜战争,就不得不说一场战役,那就是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中美两国的激烈交锋,直到现在都在两国军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深刻的原因不仅仅是战斗的激烈,还有恶劣的天气。长津湖战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响的,到12月24日结束,正是寒冷的时候,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当时的长津湖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严寒,最低气温甚至降到-40℃。

零下40度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了解。据志愿军老兵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而且志愿军并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

▲朝鲜战争形势图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是我军第9兵团,长期久居江南,很多士兵连雪都没见过,几乎是没有任何后勤准备便来到了东北准备入朝。

当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第九兵团的战士们的单衣单裤时十分震惊,立即警告道:“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他立即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也脱下身上的衣帽送给9兵团战士,可这么一点临时调拨和脱下的衣帽,也有很多没能来得及送上入朝的火车。

所以长津湖战役我们虽然是在与敌人作战,但实际上也在与严寒作战,长津湖战役中,后者对我们的杀伤力更大。

相比我军简陋的衣物,美军的后勤则要好的多,美军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还有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等。连队还装备棉帐篷、火炉等。饮食上,有饼干、罐头、饮料等,甚至还有火鸡、火腿、苹果派等“感恩节大餐”。

但是即便如此,美军仍然感到不满意,因为吃喝实在挑不出毛病,美军就开始抱怨了武器,一位参战的美军中士在回忆这样写道:“想象一下怎样对付手中的卡宾枪吧,那钢家伙是冰,你赤手碰它就会被粘住,甩掉的唯一方法就是舍去一层皮。”

至少你们还有手套,再不济可以将枪支缠上布条,而我军的战士不仅棉衣短缺,很多还拿着日军的武器,却没有丝毫的抱怨。

除了恶劣的天气外,长津湖地区山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狭窄,自然环境也异常恶劣。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道:“长津湖地区根本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战争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敌人预料不到,正因为美军认为这地区不适合作战,所以我们就偏偏选择在这里对美军进行迎头痛击。成吉思汗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的战士办到了。

虽然气候和环境恶劣,但是志愿军战士们仍然完美地穿插、分割、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