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德坦克大决战!德国虎式坦克和美国谢尔曼坦克哪个更厉害

05-24

虎式坦克

美德坦克大决战!德国虎式坦克和美国谢尔曼坦克哪个更厉害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使用的是汽油机,同时装甲防护能力也相对较弱,往往在激烈的战斗中,中弹后很容易燃烧起火,因此不管是德军还是美军,有时会给这种坦克起了个外号“打火机”。就两支差异如此巨大的军队来说,被双方都认同的事情还是有的。

当时虎式坦克称雄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在东线苏军的T-34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无论是装甲还是火力T-34都不及虎式坦克,往往需要很大的数量优势才能够取得胜利。欧洲战场上,谢尔曼坦克一旦遇到虎式坦克,一般来说就只有被点火的命运了。

如果从拳击的角度来看这并非公平公正,T-34和谢尔曼都是中型坦克,然而虎式坦克是重型坦克。这是不同级别的较量,如果是拳击赛场上,在称重之时就会被取消比赛。与虎式相比,谢尔曼和T-34只有速度优势。德国坦克就是喜欢以大欺小,将虎式坦克作为制式坦克,大量生产列装部队。不过德国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最终希特勒也会尝到走错路的苦果。

谢尔曼并非没有一点胜算,美国人还是在其中下了不少功夫,这些也足以让其与德军厮杀的资本。谢尔曼的炮塔转动速度是当时最快的,转动一周只要10秒左右,同时谢尔曼装备了当时唯一的炮火垂直稳定仪,这让谢尔曼可以一边飙车一边射击,还有不少功能,如喷火、扫雷等等。

1944年美军的第三装甲师有232辆坦克,一路往德国方向飙车,到了战争结束之后,报告数据称有648辆坦克被击毁。这个似乎前后矛盾的数据并没有错,只是其中很多坦克又运回去修理,再重返战场再次被击毁。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辆坦克被击毁两次左右。

德军似乎用以大欺小的办法上瘾了,虎式坦克之后又推出了虎王坦克,这款坦克真是皮糙肉厚,装甲厚度达到了150毫米,重量则是普通坦克的两倍。谢尔曼的火炮打到上面就像敲门一样了,当然美军也有少量的萤火虫能够在合适的距离击穿这种坦克。

如果只是单纯的坦克对战,谢尔曼无疑是没有优势的,但美国人在电影里确实把虎式坦克虐了。曾经的一部大片中,主人公指挥着谢尔曼坦克单挑虎式坦克,并取得胜利。虎式坦克肯定有优势,德军的豹式坦克也是把谢尔曼打得够呛。1944年7月,一辆豹式坦克在诺曼底西部地区拦住了30辆谢尔曼坦克,双方立即互相开火,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有17辆谢尔曼被摧毁,豹式坦克打光了弹药然后从容撤离战场。

就算谢尔曼这么弱,但德军希望虎式坦克以大欺小击败盟军还是希望渺茫,盟军不喜欢和德军坦克单打独斗,他们的野马战斗机、坦克歼击车和巴祖卡火箭进行全方位地反击。德军的坦克没有空军的掩护白天根本寸步难行,同时德军的坦克造价昂贵,生产速度永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最终败下阵来。

谢尔曼坦克是美国名将谢尔曼来命名的,他曾经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名将,南方军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如果他知道德军将谢尔曼坦克戏称为 “打火机”,并附上著名的广告词“Light up the first time, every time!”,打着第一次,以后每次都着,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横扫日本鬼子的谢尔曼坦克,为何被德军嘲笑为打火机和谢馒头?

谢尔曼坦克是二战美军装甲力量的象征,也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万辆。但真正操作这款坦克的美军士兵并不为它感到骄傲,因为它像蛋壳一样脆弱“脆”,像火炬一样容易点燃。

在虎式坦克面前,谢尔曼连渣都算不上,在实战中,谢尔曼坦克与德军虎式坦克战损比达到5:1,有人认为雪曼坦克是二战时期最垃圾的坦克,也就打打日本人的豆坦克。

当年的谢尔曼坦克在亚洲战场,可以说是碾压日本军队,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到了欧洲战场上面对德国军队确实是变得不堪一击。甚至美军给他起个绰号叫打火机,意思就是一打就着。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区别有很大关系。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本的小豆坦克,谢尔曼没有对手,孤独求败。所以主要精力是消灭日军的步兵,美军甚至将谢尔曼坦克改装为喷火坦克,能喷射火焰的坦克在热带丛林岛屿作战中显现出来的作用得到了美军的高度评价。在硫磺岛上,M4喷火坦克在攻击日军洞穴工事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洞穴扫荡者”的绰号。

雪曼坦克看上去平淡无奇,但照样赢得了战争。尤其是这辆M4A3E8长身管谢尔曼,是二战时期最好的中型坦克。要注意,最好的武器,并不一定是最强大的武器。例如德军在二战时最好的坦克,并不是虎式和豹式坦克,而是经过多次改进,技术成熟的四号坦克。

谢尔曼坦克作为一种中型坦克,火力适中,装甲也基本足够。但是作为她的主要对手的德国和日本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日本方面由于重工业基础薄弱,国力实在有限,资源也不足应所以无力大量制造装甲武器。尤其是日本把资源着重倾向于海空军,陆军能够分得的工业产能更是少的可怜,因此制造坦克这种费时费力的武器是很难的。结果就是日军坦克不但少,而且都是薄皮且火力贫弱。

德国方面不一样,虽然国力不如美国雄厚,但是其产能其实不低。1943年一年德国的坦克产量可以超过一万。尤其是德军作为陆权国家,又是闪电战术的奉行者,其需要强有力的装甲部队。所以德军有着相当强的装甲战具。在德国的虎式豹式面前,谢尔曼根本不堪一击,即使是升级后的四号坦克的长管七十五毫米火炮,也能轻松地在数百米外洞穿M4谢尔曼的正面装甲。

不过,谢尔曼坦克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M4谢尔曼是二战时期性能最可靠的坦克,简直是开不坏,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程度,连苏联T-34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的虎豹坦克每行驶500摩托小时,或者1000公里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而且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美军依靠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依然打赢了战争。从技术设计和战场表现看,谢尔曼坦克并不是一款拙劣的武器。

浅谈二战德国虎式坦克,在二战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虎I(德语: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或简称为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使用的一款著名重型坦克。虎式坦克自1942年开始生产,特别设计用於反制德国在巴巴罗萨作战初期遭遇的苏联优秀坦克—特别是T-34和KV-1,之后更参与了欧洲战场各重大陆上战役。下面以经典的虎I坦克为例简单介绍一下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的主要武器为已在防空和反坦克中表现优良的88毫米高射炮衍生型—88公厘坦克炮,但其极为重型的装甲使得其速度变得极慢,为德军第一种将机动力顺位置於火力与防护力之后的坦克。即便虎式坦克的性能颇受敌人畏惧,其复杂的设计、昂贵的成本和费时的生产作业使得它在1942年8月至1944年8月中仅生产了约1347辆。

虎I坦克自1942年进入德国陆军服役至1945年投降为止,虎这个绰号是由斐迪南·保时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设计概念同时延用到其他车辆上面,包括改良型的虎II坦克和突击虎式重型突击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存留下来的虎式坦克乘员手册成为纪念品。

前方有120公厘厚,两旁和背面也有80公厘厚的装甲,而当时被定位为主力战车的四号坦克车身前方只有80公厘的厚度,且炮塔正前方也只有50公厘厚这样的厚度能够抵挡在大多数二战时期接战距离,尤其来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弹。炮塔的四边接近垂直,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几乎相等,使得要从正面贯穿虎I坦克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在近距离下,车身两边和车顶较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虎I坦克车顶的装甲只有25公厘厚(1944年3月增加至40公厘),和当时大部分的中型坦克没太大分别。虎I坦克大部分的装甲角度是垂直的与其他结构相连接,并采用榫接结构。,装甲采用焊接而并不是铆接,且焊接点品质很高 。为了制造方便,使得外型的设计极为精简,沿著履带的上方有一长盒型的侧裙。

打在炮塔上的弹痕 虎式装甲的优势表露无疑 甚至有二战存活下来的虎式坦克兵 曾经形容盟军坦克的炮弹像乒乓球一样的敲向自己 虎式依旧可以准确瞄准击发

上图为盟军修复了一辆被俘获的虎式并测试其性能。

机动性:虎I坦克对多数桥梁而言过重,因此它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这要求特殊的机制来透气和冷却。潜水需有30分钟准备。炮塔和枪必须被固定於前方位置并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后部需高高升起一只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辆虎I坦克装有潜水系统,所有的后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车子的履带则是史无前例的725公厘宽,然而当铁轨运输有限尺寸大小时,於外侧负重轮必须被卸下且更换成较狭窄的520公厘履带,但这程序即使是优良的坦克乘员也须花20分钟来更换。

虎I坦克后部有个引擎室,两个可对流隔舱置於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引擎最初是设计使用一具 21公升 12汽缸 梅巴赫 HL210 P45汽油引擎 650匹马力(实际测为641匹,478千瓦),虽然是一具好引擎,但它提供的动力仍不敷使用,这引擎之后於1943年被升级到HL230 P45 23公升 700匹马力(实际测为690匹,515千瓦)。引擎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引擎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

虎式战车在马路上的极速是38km/h,比其最相称的盟军对手-苏联IS-2快上1km/h,两者都比绝大部分的中型坦克还要慢,早期的虎式还有45km/h的极速,但在1943年11月时,全面安装了引擎调速器之后,极速便降至38km/h了。

上图为在法国炮塔被击穿的虎王坦克。

上图为美军用炸药准备彻底炸毁被击伤的来不及运走的虎式坦克,以防德军再次利用。因为想要摧毁一辆虎式,盟军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虎式的汽油引擎在后部下方并连结前方的齿轮箱,悬吊系统则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乘载系统采复式路轮设计,负重轮直径为800公厘并且相互交错,这设计使其行驶起来十分舒适,但也带来维修的困难,交错的负重轮以致当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的负重轮时(经常发生此事),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而这复杂系统尚有另一重大的缺点,负重轮间的间隙常因下雪或泥土导致两轮子被冻结在一起且卡住履带,而无法使虎式动弹;

苏联於凌晨的攻击时偶然发现此时虎式是可能处於无法移动状态,故常在凌晨发动突击。为了解决这一设计缺陷,新的全钢制负重轮被设计出来,过去橡皮胎置於内部的情况最终被全面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