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年轻:穆罕默德·卡扎菲

05-30
卡扎菲年轻

卡扎菲年轻(穆罕默德·卡扎菲)

卡扎菲有着超脱于常理的狂妄,在正式场合经常出现无计划的荒诞行为,对西方强权毫不畏惧却又在被捕后苦苦哀求,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卡扎菲?

卡扎菲

笔者将分为三期来讲述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传奇灿烂的一生,共同见证一个来自非洲贫民窟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爬上权利巅峰,又如何一步步亲手将自己的前途粉碎,在个人权利与人民利益的博弈之中,卡扎菲究竟是主导者还是受害者?

青年卡扎菲

1

1942年6月7日,卡扎菲出生于利比亚苏尔特南部费赞沙漠地区卡达法部落的一个破旧的羊皮帐篷之中,这个硕大的部落只有五、六万人口,在利比亚各部族中算是较为弱小的存在。

卡扎菲的父亲是一个平庸且贫穷的牧羊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里维持着最贫困的生活,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人命远不如一头骆驼值钱。

费赞沙漠

卡扎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三个姐姐,虽然家贫,但父亲默罕默德还是尽己所能地送卡扎菲去上学,希望学有所成的卡扎菲可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年幼的卡扎菲每天来往于学校与家之间,来回一次要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因为上学年龄比别的同学大,家中条件又比较差,同学们经常围成圈嘲笑卡扎菲是“乡巴佬”,谁能想到这个脏兮兮的小孩在日后居然能成为受200多位手持黄金权杖、头顶华丽王冠的非洲国王、酋长膜拜的“万王之王”?

塞卜哈

卡扎菲在塞卜哈中学学习期间,父亲因为工作搬家了,这下子,卡扎菲上学的路就更远了。无奈之下,卡扎菲只能选择去清真寺要饭,晚上就在寺庙一隅打地铺睡觉,休息日就步行三个半小时回家和家人团聚。

贫困带来的自卑成为了萦绕在卡扎菲身边抹不去的黑暗,一方面,目不识丁的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一方面是他那颗不甘平凡的心,一切的一切都激烈着卡扎菲拼了命的去学习。


2

穷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娱乐活动,卡扎菲最喜欢的休闲项目就是听部落里的大人讲故事。

父亲经常会给卡扎菲讲故事,除了利比亚的历史,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以外,还有许多阿拉伯、利比亚英雄人物的故事,其中利比亚民族英雄穆赫塔尔勇敢反抗意大利侵略和殖民统治最后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让他深深着迷,矢志成为像穆赫塔尔一般的英雄人物。

在塞卜哈中学学习的这段时间是卡扎菲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他阅读了各类报刊和书籍,吸收着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收听了埃及电台“开罗之音”的广播,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思想与演讲深深地吸引了卡扎菲,在纳赛尔的影响下,卡扎菲内心萌生了革命的种子。

纳赛尔

1961年10月,19岁的卡扎菲组织了一次示威游行,抗议叙利亚终止和埃及穆令协议的决定,但是这一次游行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生活在荒凉隔壁上的利比亚人并不关心这个与温饱无关的话题。

不过,这一次游行让本来籍籍无名的卡扎菲声名远扬,还建立起了秘密的卡扎菲同学会,同学会之间有着严密的制度,成员的加入必须要卡扎菲亲自审核,而且成员之间互不相识。

青年卡扎菲

10月5日,卡扎菲再一次的带领成员冲进市中心,发表了极富煽动性的演讲,这一次游行之后,卡扎菲被塞卜哈中学开除了。

父亲默罕默德四处求情,希望有学校可以收留卡扎菲,让他继续完成学业,最后米苏腊塔中学站了出来,收下了卡扎菲。

长大后,卡扎菲投笔从戎,毅然从军,在当时那个阶级固化的利比亚,唯有从军能够改变少数人的命运。

卡扎菲与家人在一起

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期间,卡扎菲想起了中学时代艾菲老师告诉他的那句话:“每一次革命都需要军队的支持”,卡扎菲将这句话刻进了骨子里,小心翼翼的在学校发展成员,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

卡扎菲是一个很会掌握时机的人,腐败无能的旧政府遭到了人民的坚决反对,政局动荡不安,卡扎菲巧妙地利用起了人民的这一心理,将个人目的与大众利益绑在了一起。为了成就大业,卡扎菲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要求第一基层的成员去建立第二个基层组织,就这样,“自由军官组织”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加入。

军官卡扎菲

3

1965年,卡扎菲从班加西军事学院毕业,这一年,他遇到了那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女人——法蒂赫。

出身贫寒、无权无势、没有拿到开挂剧本的卡扎菲要想达成目的,必须要借助一些外力手段,相貌平平却出身于将门之女的法蒂赫成为了卡扎菲最钟意的筹码。

卡扎菲与法蒂赫

现在我们看到的卡扎菲大多数是一个头发胡子乱蓬蓬、邋里邋遢的老头子形象,但是年轻时候的卡扎菲可是学校远近闻名的大帅哥,凭借着对法蒂赫的死缠烂打和英俊的外表,卡扎菲成功的俘获了法蒂赫的放心。

法蒂赫的父亲哈立德将军也很欣赏这个会说话、懂事知分寸的年轻人,在1968年为卡扎菲和法蒂赫举行了婚礼。


靠着女人上位的卡扎菲成功攀上了哈立德这个高枝,在交往第二年就被推荐到世界四大军事院校之一的英国桑德斯赫特军事学院学习,在这里学习的四个月中,卡扎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1969年,在英国镀金成功的卡扎菲回到了国内,召集军官组织成员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会成员一致认为时机已到,再拖延下去很有可能被王室的情报部门察觉,他们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并将此次行动命名为“耶路撒冷行动”!

卡扎菲在沙漠中祈祷

在卡扎菲的回忆录中详细地描述了这场“不流血政变”的全过程,如今看来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的革命居然取得了胜利,足以证明伊德里斯王朝在利比亚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和他的“猪队友”们踏上了推翻旧王朝的变革之路。为了保证计划的完美成功,卡扎菲兵分三路,三管齐下。

卡扎菲与纳赛尔合影

卡扎菲助手奥马尔·米海什去黎波里接管军营,另一个组织成员去接收贝卡军营,卡扎菲本人则去接收班加西电台,安排得十分周到。其实这个时期的卡扎菲力量还很薄弱,和政府军的兵力相比完全是被碾压的存在,但是他发现军队中不少士兵和军官都是反对旧政府的,因此卡扎菲决定在此时发起政变。

米海什深夜出发去黎波里,来到机场以后,却遇上了飞机满员的情况,无奈之下,米海什走后门给自己安排了特殊通道,这才成功坐上了飞机。


抵达黎波里后,米海什拦下一辆出租车,选择孤身一人坐出租车去接收军营,不知道该说他是勇敢还是脑子缺根筋,即使是这样,米海什下车的时候还把武器落在了出租车上,司机发现的时候吓得半死,但是并没有报案。

令人意外的是,米海什抵达军营指挥部后,说明了自己要推翻现政府的目的,就这样取得了军队的支持与信任。

和军官同学在一起的卡扎菲

另一边接收贝卡军营的时候也是喜剧效果拉满,负责贝卡军营的军官集结了600来人,加起来1000多颗子弹,一个人摊不到2颗子弹,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去接收贝卡军营了。

结果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顺利地取得了贝卡军营的信任。军营都成功拿下了,去接收电台的卡扎菲又是这样的情况呢?

卡扎菲刚出发就被两个宪兵拦住了,这个时候的卡扎菲还只是个中尉,隶属于通信部队,两个宪兵就、拦住了卡扎菲要求他帮忙修车,卡扎菲一看这哪能行,自己还得去闹革命。于是耐住性子,好劝歹劝,终于将这两个宪兵劝走了。

卡扎菲在台上演讲

宪兵一走,卡扎菲就开着坦克带着军队直奔班加西国家电台,卡扎菲想要借助电台来宣布自己推翻旧政府的消息,没想到出发没多久,卡扎菲就发现身后居然没一个人跟上来,随行队伍居然朝着贝卡军营去了。

骑虎难下的卡扎菲只能自己一个人开着坦克直奔电台,国王的士兵和警察看到坦克立马投降,留守的王储从宫中仓皇逃出,第二天就被卡扎菲抓住了,宣布效忠新政权。

卡扎菲来到电台以后,成功说服了电台的守军,拿过电台的话筒,向利比亚全国人民宣布了旧政府已被推翻的消息。

卡扎菲

5

闹剧过后,利比亚进入了“卡扎菲”时代,卡扎菲上台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妻子法蒂赫离婚,以表示自己彻底和旧政权决裂的决心,虽然在今天看来有过河拆桥之嫌疑,但是在当时的利比亚,卡扎菲这一出“苦肉计”成功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屠龙少年打败恶龙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成功上演,卡扎菲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步便是确立国家的政体以及意识形态。

卡扎菲大胆地摒弃了欧美式的资本主义,拒绝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而是自创了一种将伊斯兰教义、阿拉伯民主义和其个人思想相结合的“第三世界”理论——伊斯兰社会主义,这一政体在亚非众多发展国家中起到了非常明确地指导意义!

“不可一世”的卡扎菲

在利比亚政治舞台上左右横跳了42年的卡扎菲,做出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大事,卡扎菲这种“能得罪就得罪”的外交态度不仅将联合国五常挨个得罪了遍,还公然与英、美两国打起了擂台,在被彻底孤立以后,卡扎菲又像个小丑一般在美国面前摇尾乞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