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气改变历史:历史天气查询记录

05-29
当天气改变历史

当天气改变历史(历史天气查询记录)

人类能找到有文字的历史大约有6000年,历史记录了人类的生活轨迹,像一部放映机展示着人类过去6000年的生存状态。但是人类的历史终究是人编写的,是人都会有认知上的缺陷,所以很难去反映完整的真相,如何才能更加客观地去评价人类历史,成为很多历史学家努力的方向。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气候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的,本篇文章部分参考了日本作家田家康所写的《气候文明史》,我虽然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书中的论述已经颠覆了我的历史观。之后,经过理性的思考,也发现这本书的不足,主要表现值太重视表象,对本质的东西缺乏探讨。所以,今天我就基于这本书中的部分论述,发表下我自己的见解。文中有表达不正确或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人类进化的历程

大约在1700万年前,人科动物从灵长目动物中的长臂猿科中进化而来;大约1250万年前,人亚科从灵长目人科动物中的猩猩亚科中进化而来;大约1000万年前,人族从人亚科中的大猩猩进化而来;大约700万年前,人亚族从人族中的黑猩猩亚族进化而来;大约280万年前,人属从人亚族中的阿法南方古猿进化而,人属才是现代人类学上定义的人类,所以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280万年前,但是这种划分学术界上还有争议;大约240万年前,人属中南方古猿进化出了能人,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已经接近现代人脑容量的一半,而能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立人,只是南方古猿进化至直立人的过渡人属;大约180万年前,直立人从能人中进化而来,此时的直立人脑容量只相当于现代人的74%左右;150万年前,直立人中的匠人(此处学术上还有争议)学会了使用火;大约90万年前,匠人中进化出了前人,也称为先驱人,前人已经能够使用石器,脑容量约为1000毫升;大约50万年前,早期智人海德堡人从前人中进化而来,海德堡人拥有较大的脑容量,大约是1100到1400毫升,已与现代人差距不大了;大约20万年前,晚期智人由早期智人演化而来,而晚期智人已与现代人没有明显差异了。至此,人类的进化基本完成,但是在生物学上,现代人是指1万年前至今的人类。

人类为什么能够从1700万年前的灵长目动物中进化而来,并且每一步的进化都带来体征与基因的改变,以至于产生了生殖隔离。其根本动力是基于生存的需要。生物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遗传漂变,是指种群中基因库在代际发生随机改变的一种现象,由于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与繁殖都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繁殖过程可视作一种抽样,子代携带的等位基因即是对亲代抽取的一种样本,这一过程中的抽样误差使子代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亲代并不相等,发生的这种子代与亲带等位基因频率不相等的现象就叫做基因漂变。通俗上理解就是遗传过程中的误差,导致了基因突变,而这个突变是中性的。任何基因突变都会导致个体体征上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有利于生存的需要,那么这种改变就能够使个体获取竞争优势,产生的后代就越来越多,直至在种群中处于主导地位;如果这种改变不利于生存的需要,那么变异后的个体以及后代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以至于完全消亡。而个体是否在竞争上处于优势,最终是由生存环境来衡量的。而生存环境是随着地球气候的变迁发生改变的。

二、地球气候变迁史

大冰期又称冰河时期或冰川期,是指地球大气和地表长期低温导致极地和山地冰盖大幅扩展甚至覆盖整个大陆的时期。地球形成以来大冰期至少出现过5次,分别为新太古代大冰期(24亿年前至21亿侧年前)、前寒武纪大冰期(从8.5亿年前至6.3亿年前)、 早古生代大冰期(4.6亿年前至4.3亿年前)、晚古生代大冰期(从3.6亿年前至2.6亿年前)与第四纪大冰期(从258万年前延续至今)。大冰期内部又分为几次冰期与间冰期,其中间冰期是冰期内部一段较温暖的时期。在过去74万年共有8次冰期与间冰期的循环,而最近的一次间冰期起始于大约1.1万年以前。冰期与间冰期的变化,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提及比例进行估算,以下过去80万年的冰核样本的分析:


过去80万年的冰核样本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正处于末次间冰期中温度相对事宜的时期。大冰期的成因有许多争议,但有几个重要的因素已经达成共识:

1.大气层的组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浓度。

2.地球轨道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米兰科维奇循环,也可能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系。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造成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位置的变动,这会影响风、洋流、气流,造成地球能量收支上的改变。

4.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动:如太阳活动周期性的变动。

5.地月系统的轨道动力学。

6.大陨石的撞击:造成大气层中的尘埃增加,也可能引发火山大规模的爆发。

7.火山爆发,特别是超级火山的喷发。

8.造山运动:山脉崛起造成大量的新鲜岩石露出地表参与风化,这个过程会吸收二氧化碳,逐渐降低大气层温室气体水平,导致降温。

这些因素经常会相互影响,例如,地球大气组成的变化,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浓度会影响到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也会改变大气组成,例如风化作用会改变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地球轨道变化、板块运动、太阳周期活动等经常会发生作用上的交叉,整个地球气候的变迁就是在混乱中呈现一定的规则性。而人类的活动对于地球气候的变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工业革命之后导致大量的碳元素排放至大气层中,增加了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但是这对地球的气候到底有多大影响,在学术上还存在诸多争议。另外,相比于地球的变迁史,人类历史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片段,人类在地球面前,只相当于一粒可有可无的尘微。

三、人类如何在冰期与间冰期循环中进化而来

大冰期中温度下降,会改变了地球表面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因此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幸存下来。第四纪冰期到来之前,地球表面温度较高,环境适宜,森林植被茂密,这一时期的灵长目人科动物主要生活在丛林地区,主要靠采摘野果为生。但是到了258万年前,第四纪大冰期的到来导致南北极冰层覆盖范围和厚度大大增加,动物的重要生存地北半球温带地区也被厚厚的冰川覆盖,这就迫使大量动物向南方地区迁移,而此时的东非由于处于赤道附近,气候依然较为温热,最后成为人类的主要栖息地。

大冰期的到来,导致地球大部分地区被冰层覆盖,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量减少,气候变得干燥,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退化为平原。森林的减少使得一部分南方古猿不得不走出森林,并开始在平原地带寻找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南方古猿的觅食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觅食大型哺乳动物,并学会了使用工具。由于直立态有利于在平原地区获取食物,自然选择就会推动南方古猿的基因频率往直立人这个方向改变。有研究表明,工具的使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随着直立人使用工具越来越复杂,大脑容量进化的也就越来越大。

经过大约20万年的自然选择,大约在240万年前,能人从南方古猿中进化而来,而能人还不是完全的直立人,只是南方古猿与直立人之间的过渡态,脑容量大约只有680毫升。再过了大约60万年,约在180万年前,能人进化成了直立人,此时直立人的脑容量只是现代人的74%。而直立人并不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为晚期智人,晚期智人大约是在20万年前由早期智人进化而来。大约在100万年前,间冰期的到来带来了温暖的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也变得宜居起来,直立人开始走出非洲,我们称之为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中国北京猿人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都是在那段时期由非洲迁移过去的。

有研究表明,在第四纪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周期约为10万年。每次间冰期的到来都会使地球气候变的温暖潮湿,人类得以快速繁衍,但是随着冰期的到来,气候变的寒冷干燥,人类获取生存物资变得非常困难,种群内部竞争变得激烈,人口数量减少,只有那些足够聪明且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直立人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活下来。如此反复110万年,大约在40至50万年前,直立人进化成了早期智人海德堡人,他们的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水平,会用兽皮做衣服,能人工取火,有埋葬死人的习俗,而海德堡人是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远古祖先。之后再经历大约30万年的进化,约在20万年前,晚期智人由海德堡人进化而来,此时的智人已经和现代人类相差无几了。在冰期与间冰期的反复作用下,经过大约240万年,人类终于从南方古猿进化成了晚期智人,而此时的智人的体制与智力已经能够基本适应冰期带来的严酷生存环境,并再次开始走出非洲,但是每次冰期的到来,特别是突然的到来依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

人类基因组中两个成分非常适合用来解析人类的历史: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这是基因组当中,不受每个世代产生多样性的演化机制所改组的唯一的两个成分,能够完整地传递下来了。研究人员通过对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研究发现,目前存活的所有人类都遗传来自距今约16万年前存活在非洲大陆的一位女性的同一个线粒体,她被称为线粒体夏娃。今天所有的男人都从一个存活在距今14万年前的男人们那里遗传了相同的Y染色体,他已被命名为Y染色体亚当。这就是现代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学说的主要证据。这表明只有源自于非洲的一批智人成为了现代人最直接的祖先,而分布于其它地区的直立人、早期智人等都已经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下或者与现代智人的竞争中灭亡。

大约在7.4万年前,印尼的多巴火山爆发,强度为火山爆发指数的8级,即超大规模级数,喷出了2400立方千米的火山物质,释放的能量达到十亿吨烈性炸药量。大量的火山灰令全球温度在之后数年间下降了3至3.5摄氏度,在地球北部甚至下降了10-15摄氏度,引起一次短暂冰河时期。根据理论推演,这一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使那时的世界人口大为减少。有理论研究表明,本次多巴巨灾是导致其它地区的人类,包括北京猿人、欧洲尼安德特人等灭亡的重要原因。基因遗传证明现在的人类虽然表面看来分别颇大,但根据遗传基因突变的平均速率推算,现代人全都是源自一个在多巴巨灾发生的年代只有1000至10000人的群体。本次火山喷发导致的短暂冰河时期,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考验,一小部分人学会了穿衣保暖,并在严酷的环境中生活了下来。人类在多巴巨灾发生后学会穿衣得到了寄生虫衣虱的基因验证。据科学家的研究,衣虱就是于大约7.4万年前,从头虱中进化而来。

多巴巨灾之后,虽然自然环境依然恶劣,但是智人生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并已经适应了冰天雪地里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繁衍快速发展起来,并再次开始走出非洲。走出非洲的智人应该有很多批次,但是只有一小批人活了下来并扩散至全世界。该理论是基于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的基因证据推导出来了,具有很高的可信性。有一批智人跨过红海,沿着印度洋海岸线,从非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以及澳洲地区;另一批智人从西奈半岛进入中东地区,并逐步扩散至欧洲、中亚、东亚等地区。人类之所以能够扩散至东南亚以及澳洲地区,主要是因为大冰期导致海平面最冷时比现在低130米左右,东南亚很多岛屿之间由陆地或者冰川相连,海峡也很狭窄,借助步行或者简单的水上木筏即可抵达东南亚各岛屿以及澳洲地区。截止到1.4万年以前,智人已经征服了地球上除南极大陆之外的各个角落。

由于冰期食物较为匮乏,人类基于生存的需要开始捕猎大型哺乳动物,并开始捕食鸟类、软体动物等,饮食范围得到扩展,消化系统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外,在冰期,智人基于保暖的需要,基本都居住在洞穴中。大约在1.4万年前,冰期结束并开始进入间冰期,地球气候逐渐变得温暖起来,人类开始走出洞穴,并开始在平原或者森林搭建房屋,早期的村落开始产生。得益于温暖的气候,智人的生活物资供给充裕,并开始了快速的繁衍,据研究人员推算,截止到1.29万年前,全球的智人已接近1千万人。

大约在1.29万年前,发生了新仙女目事件,导致气温逐渐升高的间冰期突然中断,并再次进入冰期,持续时间长达1300年。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新仙女目事件发生的原因,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彗星撞地球导致北美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火灾,大量冰川融水通过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改变了海水密度,温盐环流被破坏,大西洋暖流因此被阻断,无法将热带及温带地区的温暖水流运送至高纬度的寒带地区提升这些地区的温度。该事件不仅导致北美大量的动植物灭绝,还导致北美格林兰地区气温骤降20摄氏度左右,英国南部地区的温度也降低了8摄氏度以上,并导致了1300年的冰期。本次冰期的突然到来给人类的生存再次带来的严峻的考验,为了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智人们开始驯化并养殖野生动植物,最终推动了农业与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智人得到快速繁衍,并逐步形成了基于农业发展需要的村庄。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第一次开始有了剩余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商品交换行为,最终发展出了早期的集市。

从1.29万年前至8000年前,地球上仍然经历过几次冷热交替的气候,但是这时的智人已经完全适应在寒冷天气下的生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增加。随着末次间冰期的到来,地球气候再次变得温暖起来,大约在8000年前,温带地区的冰川基本融化完了,大面积常年不化的冰川仅在南北极还有分布,地球上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洋流变化的情况。温暖而稳定的气候为大规模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类得以快速繁衍,并先后诞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与古中国文明。

温暖的气候虽然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也会导致全球干湿不均,有些地方洪水泛滥,有些地方干旱少雨。在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有些考古学家通过对黑海的考古发掘,认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很有可能源于黑海的变迁。现在的黑海是真正的海,通过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地中海相连,但是在8000年前,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是一片陆地,黑海也只是个内陆湖,湖边繁衍出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因此居住着大量的人类。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开始不断上升,在大约7600年前,海水突然冲断了原先仅是陆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灌入了黑海,使黑海的水位短时间内上升了一百多米,彻底摧毁了湖边宜居的农村与城市。气候变暖同样会使一些地区变的干旱,比如现在的撒哈拉大沙漠,在8000年前还是植被茂密的森林,甚至还有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但是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大气环流走向,让那里的降雨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变成了如今寸草不生的模样。

从8000年前开始,虽然全球气候总体变暖,但还会出现一些小的波动,让气候再次变干变冷。持续的寒冷干旱,往往给古代的国家政权带来毁灭性打击。比如,在大约4200年前,古埃及与苏美尔王朝的灭亡就是气候波动造成的。因为在这一时期,北半球突然出现了持续100年的寒冷干旱气候,在西亚北非地区尤为严重,这就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最终导致了这两个文明的衰败与消亡。除此之外,古罗马帝国的消亡也与寒冷干旱的气候有关。在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得益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古罗马在地中海沿岸逐渐兴起,但是这种局面在大约400年后,也就是公元二世纪发生了改变。随着气候变得寒冷干旱,庄稼年年歉收,内乱和外侵不断,古罗马帝国从此就开始走向衰落。

到了公元九到十三世纪,全球再次进入了一个相对温暖与湿润的时期,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温暖期。在这段时期内,欧洲的农业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巴黎圣母院、卡特波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特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等精美的哥特式建筑正是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各地拔地而起,这也象征着吃饱穿暖的欧洲人对于生活的更高追求。

四、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下图为气象学家竺可桢绘制的中国过去5000年的气候变迁图。

中国过去五千年气候变迁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商代末期,气温开始降低,气候变的寒冷干旱,而这段时间正是武王伐纣,天下纷争,社会动乱的时期。春秋期间,温度开始上升,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虽然处于春秋争霸期间,但是各国人民衣食无忧,国家之间的冲突能够在周礼的约束下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到了春秋末期,气温开始下降,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的周礼已经无法约束国家之间的战争,战争开始变得残酷化,甚至出现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这种灭绝人性的事件,但是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激化程度。通过残酷的战争可以使社会总人数大量减少,粮食总供给量就能够再次变的充足,社会也就能够趋于稳定。

从温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大秦帝国历时的17年正好处于温度曲线的波谷。气温的降低会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人民吃不饱饭,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民变四起,这也预示着大秦帝国的短命。西汉初期,气温开始回升,粮食产量增加,社会又重新趋于稳定。但是到了东汉中后期,气温突然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矛盾的激化,从此中国经历了三国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乱世期。到了南北朝末期,气温开始上升,粮食产量增加,社会变得富足,中国也就再次趋于稳定,之后的隋唐维持了三百多年的稳定与繁荣,而隋唐时期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隋唐之后,气候再次经历了两百多年的低温期,这段时间的五代十国、北宋辽、南宋金都是相对动荡的时代。在南宋中后期与元朝前期,社会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很高,与西方交流频繁,海外贸易繁荣,这其实就是得益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而这正好与这段时期相对温暖的气候相对应。但是到了元朝中后期,气温开始下降,导致粮食减产,大量饥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社会再次开始动荡不安,最终导致元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到了明朝末年,气温再次下降,而带来的同样是民变四起,大明朝也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所以气候突然变冷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清朝的康乾盛世对应的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期,整个社会繁荣程度很高,但是到了嘉庆年间,气温开始下降,社会开始变得动荡不安起来,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依次发生,而在清朝后期,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同光中兴期间,内乱减少,国内基本稳定,这其实是气温的上升带来农业年年丰收的结果,社会呈现出了短暂的繁荣。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过去五千年的社会变迁史是和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当温度处于上升期,气候就会变得温暖潮湿,农业就容易获得丰收,粮食供给增加,社会人口增加,人民安居乐业,并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人民衣食无忧,国家富强,人民内部矛盾就相对缓和,战争较少,社会就会趋于稳定,虽然也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洪涝与干旱带来的动乱,但是不至于影响社会整体稳定性。当温度降低,气候就会变得寒冷干燥,农业就会出现歉收,社会粮食总供给减少,人民为了争夺不足的粮食供给就容易发生内斗,内部矛盾变得尖锐,以至于发生战争,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在社会矛盾的尖锐也会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人民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寻找增加粮食供给或获取其它财富的途径。此外,北方民族的入侵也会带来新思想,新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很容易促进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希腊的苏格拉底、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与孔子所处的年代被成为轴心时代,现在人们认为这个时代是人类文化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其实推动这个时代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前的全球气候经历了一段冰期,饥民遍地,人类基于生存的需要就不得不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人性,并尝试用这些思考去维持社会的稳定。

造成王朝的更迭与社会的动荡原因非常复杂,包括人为政策因素、外部入侵因素等,但是气候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大多数人忽视,而这个因素很有可能是决定社会走向最重要的因素。人性是求存的,避免死亡在人性中具有最高的优先权,而起义与战争是高危行业,很容易丢掉性命,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起义了?只有当人民吃不饱饭的时候,才会基于生存的需要去参加起义军。同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果牛羊成群,物资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又怎么可能南下入侵中原农业文明了?说到底都是饿的,因为寒冷的天气同样会导致草原植被退化,牛羊数量减少,牧民生活物资匮乏,为了生存不得不南下抢夺食物。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的事件绝大部分都发生在降温期。

历史太注重人力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总在凸显是人类创造了历史,这句话其实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在背后要加一个约束,这个约束就是:人类必须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发挥作用,而永远无法取代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能够成为统治阶级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没有真正的蠢人,而且蠢人也没法成为真正的统治阶层,最多只能成为傀儡。但是,即使是社会精英,智商绝顶,在面对全国大量人民吃不饱饭的时候,也是无计可施的,社会同样会陷于混乱。

我们大部分人读的历史都是人写的,字里行间都会强调人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当社会处于繁荣期,作为最高统治阶层就一定是明君贤相,史书上就会大篇福介绍这位君王如何英明神武,大臣们如何贤明,而他们也就成为历代中国人膜拜的对象;当社会处于乱世,作为最高统治阶层就一定是昏君奸臣,无论是出于下一个统治阶层的需要,还是出于历史的需要,都在史书上把这位君王说的如何昏庸,大臣们如何奸佞,而他们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其实本质上君王也是人,是人都得遵循人性的基本准则,基于人性的需要,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做错事,作为英明君王,他不可能全部都是对的,更不可能保证没一个决策都是对的;而作为昏君,他也不可能全部都是错的。而且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是在倾尽全力治理国家,他们作为整个社会上最聪明,接收信息量最多的那几个人之一,怎么可能昏庸了?只是环境的变化,让他们作为人类,也无法改变社会的走向,除非他能超越人的存在。

所以,追求历史存在感,是毫无意义的,那只是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现实意义不大。而且历史也只是一种文化符号,后代对你再歌功颂德,也不可能让你复活,更不可能让你生前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与繁殖机会。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一员,总会有消亡的一天,你追求的精神需求对这个宇宙来说毫无意义,也许只是对这个社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社会也代表不了真理,而真理只有那个绝对存在的奇点(理解这句话的读者才能真正懂我)。

五、结语

2019年的新冠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我作为公司派遣至菲律宾的负责人,也经历了一段精神相对空虚的日子。追过剧,读过小说,锻炼过身体,但是依然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直到有一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美元霸权的文章,说实话那篇文章水平不高,充斥着各种阴谋论,但却忽悠了不少人深信不疑,有段时间我也被忽悠住了。之后,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搞明白美元是怎么回事儿。为了搞明白世界货币的理论,我开始研究市场经济学,读过国富论、资本论,了解过契约论、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市场经济学背后还有一套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而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这个基础推导出来的,这个基础就是人类学。说实话,我没有认真读过人类学方面的书记,只是基于网络,零散地了解过一些理论,但也已经受益匪浅。人类学基于人性的需求去解释并推导社会现象的理论让我收获颇多,而且依据相关理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基于人性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从人类学开始,我开始了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的历程。随着了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发现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背后还有一套超越人性的理论,这个就是气候学。因为气候的变化才造就了人类,人类的繁衍才有了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才出现了一系列治理社会的理论,现代文明才得以展开。

放在太阳系的范围来看,人类演变的开始是基于碳氢元素,碳氢元素吸收热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吸收热能形成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继续吸收热能形成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基于能量吸收的需要,进化出真核生物,真核生物进一步进化,产生了藻类植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目动物、类人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等。这个进化过程历时几十亿年,而气候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万物进化的根本动力却不是气候,气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个理论就是物理学,之后从研究人类起源开始,我追溯到分子进化学、宇宙大爆炸、黑洞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等。推动人类产生的根本动力到底是什么?人类的本质以及未来的走向是什么?这里需要涉及的学科基本覆盖现代社会已知的所有学科,而且人类的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本质上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科学家们通过不断追溯人类与万物的本质而发展起来的。

本篇文章只是基于生物进化学的表象,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考虑到本人知识面依然较窄,接受到的信息量依然不足,文中的论述虽然基本正确,但是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后续我也将就人类与万物本质这一问题做系列探索,争取早日将完整的脉络呈现给大家。